高中物理-章末综合测评2-粤教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物理-章末综合测评2-粤教版.doc

高中物理-章末综合测评2-粤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章末综合测评(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6·海淀区高一检测)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反映自由落体运动图象的是()【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它的v­t图象是一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t图象是一平行时间轴的直线,故D对,A、C错;B图中的图象表示物体匀速下落.故应选D.【答案】D2.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5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g取10m/s2)()A.eq\r(3)sB.(eq\r(3)-1)sC.(eq\r(3)+1)sD.(eq\r(2)+1)s【解析】画出直杆穿过隧道的图示,Δt=eq\r(\f(2h+L1+L2,g))-eq\r(\f(2h,g))=eq\b\lc\(\rc\)(\a\vs4\al\co1(\r(\f(2×15,10))-\r(\f(2×5,10))))s=(eq\r(3)-1)s,故选项B正确.【答案】B3.(2016·榆林高一检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大6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B.1.5m/s2C.3m/s2D.4m/s2【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1.5s末的速度;第一个7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3.5s末的速度;则有:a=eq\f(Δv,Δt)=eq\f(6,2)m/s=3m/s2;故选C.【答案】C4.(2016·漳州高一检测)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运动时速度为36km/h,司机突然以2m/s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后8s汽车滑行的距离为()【导学号:02890022】A.25mB.16mC.50mD.144m【解析】初速度v0=36km/h=10m/s.选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设汽车由刹车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0,则由vt=v0+at=0得:t0=eq\f(0-v0,a)=eq\f(0-10,-2)s=5s故汽车刹车后经5s停止运动,刹车后8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即是5s内的位移,为s=eq\f(1,2)(v0+vt)t0=eq\f(1,2)(10+0)×5m=25m.故选A【答案】A5.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1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图1A.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B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B.在t=3t0时刻,A、B相距最远C.在t=5t0时刻,A、B相距最远D.在t=6t0时刻,A、B相遇【解析】由v­t图象,通过斜率可计算加速度大小,加速时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10∶1,减速时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所以选项A错误;由A、B运动关系可知,当A、B速度相同时距离最远,所以选项B、C错误;由题意可知A、B是从同一位置同时开始运动的,由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算出运动位移,可知6t0时刻,A、B位移相同,因此在此时刻A、B相遇,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D6.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牛顿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B.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C.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准确测量加速度D.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准确测量瞬时速度【解析】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故A错误,B正确;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准确测量瞬时速度,故C错误,D正确.【答案】BD7.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x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x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导学号:02890023】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eq\f(x1+x2,2T)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eq\f(2x1,T2)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eq\f(x2-x1,T2)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eq\f(3x2-x1,2T)【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vA=eq\f(x1+x2,2T),故A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