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燃烧与灭火教学反思张金华化学新课改过程中,我不断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逐渐领悟到二期课改的新理念中强调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要使学生喜欢化学,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化学知识非常有用,其次要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有效利用实验等手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再次要提供他们利用化学知识进行实践的机会。《燃烧与灭火》是二期课改新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这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比较接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对教材内容进行设计和衍生,实施教学后有不少感触。一、教材分析:《燃烧与灭火》一节内容中包含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爆炸及爆炸极限、灭火的原理、常用的灭火方式、常见灭火器、缓慢氧化、燃料的充分燃烧等内容。分两课时完成。首先我将燃烧和灭火作为第一课时内容,燃料充分燃烧作为第二课时。因为我认为,燃烧与灭火自然顺延的,分开教学,在探究上有脱节,所以尽管第一课时内容较多,但因为前后联系学生应该很快得出结论。教材中关于燃烧的概念前后出现两次。开始在探究燃烧条件时,指出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剧烈的化学变化。这就提供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内容。爆炸的内容一期课改教材中不在燃烧一节出现,而二期课改新教材在燃烧概念后出现。这一点我认为非常好,不合理的燃烧会引发严重后果,使学生迫切需要了解怎样合理燃烧、一旦着火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关于灭火,教材中着重强调火灾的危害和灭火的原理,同时在“信息台”栏目中对灭火器及其应用范围进行了介绍。课后练习中提出了一旦发生火灾的应急措施,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本节第一课时的重点应该是燃烧及燃烧的条件。但我认为,灭火在知识点上可以作为燃烧的延伸,但在实际生活中消防知识却非常重要,在技能目标上必须加上对消防知识的应用。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认真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起点知识。学生对燃烧有一定的认识,但从未用科学规范的语言描述过燃烧。学生知道一旦发生火灾可以用水、灭火器才等进行灭火,但经历过火灾的学生没有,使用过灭火器的学生也没有。在教学设计中,我将消防知识的传授也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准备:由于本节内容生活中比较常见,请学生收集有关火的起源、火灾的危害以及常见灭火器材的有关信息,可以文字、可以图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制作演示文告(不超过3页),在课堂上,根据教学进程交流。通过资料收集体会这堂化学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2、知道着火点的概念。3、了解可燃物在特殊条件下也能燃烧。[技能目标]通过消防知识的学习与宣传,使学生学会火灾应急措施。[能力目标]1、通过课前调查,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式。[教学重点和难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及灭火原理是重点。[教学模式]师生共振、引导探究四、教学后记:1、从实际出发,寻找学生学习兴奋点,调动学习兴趣。引言部分,我通过蜡烛燃烧然后又熄灭,引出问题明与暗,使学生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学生的第一个兴奋点出现。紧接着学生发表调查结果——火的利与弊。提供学生施展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课题被自然引出。可以说所有没有学生开小差。2、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和方式,引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化学实验。在设计时我确实重视了对比实验的条件比配。采用了探究实验,解决学生的疑惑。3、设计问题,层层深入在对燃烧概念进行探究过程中,我几次问到什么是燃烧。第一次是实验探究之前,学生用原有知识体系中的燃烧概念进行回答。有的说有光是燃烧,我反驳电灯会发光不是燃烧;有的说要有氧气,我指出空气中含有大量氧气,但不是每时每刻都燃烧;有的说要有可燃物,我说教室里桌椅板凳都是可燃物,目前看没有燃烧。师生的对话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然后通过几个小实验,学生得出可燃物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用事实说明燃烧只要可燃物发生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变化都称为燃烧。通过探究,学生不仅了解了燃烧,更懂得发现问题的方法,学会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探究。4、消防知识的实际应用,深受欢迎在灭火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把火灾发生时的正确求救、自救方法通过录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最后在下课时,进行模拟消防演习。100%的学生能采用课堂学到的消防知识迅速撤离,印象深刻。整堂课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结束。5、存在问题:学生收集资料的面很广,但总结归纳的能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