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安全管理经验点滴谈崇信县幼儿园黄丽娟各地幼儿园伤害事故的频繁发生是我们广大幼儿园管理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校园财产和师幼生命安全是幼儿园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参与十二五规划省级课题《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GS[2013]GHB0357)研究工作中,我们以“建和谐校园保师幼平安”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宗旨,以“创新安全管理机制提高安全管理实效”为策略,在全园开展“齐抓共管保安全和谐发展促进步”系列活动,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现将点滴经验总结如下:创新安全管理机制,提高安全管理实效(一)全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模式“三位一体”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将社会、家庭、幼儿园三方有机统一起来,共同为幼儿园安全管理服好务。幼儿园作为社会备受关注的一个弱势群体,是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前沿阵地,是“三位一体”中的主体。为此,幼儿园首先要与地方派出所、当地综治办、社会进步团体建立共建关系。充分利用他们进行宣传,运用他们的行政、法规、条例、对幼儿和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安全管理、民事调解和经济处罚等,使幼儿园安全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其次,幼儿园要与广大家长建立相互合作、共同教育的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家庭对幼儿园安全教育的调整和补充作用,营造适合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提高防范能力的情景,使幼儿在园学到的安全知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在家可以得到实践运用和巩固,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最后,幼儿园要在园内建立系统的责任监管体系,逐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实行一岗双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从园领导到一般职工,人人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把安全工作抓在手上,打开全园齐抓共管安全工作的新格局。总之,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离不开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只有全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模式,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二)坚持“日小查,月大查”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既琐碎又复杂,取得实效是一个将“三查三改”贯穿于幼儿园安全管理始终的漫长过程。1.力查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压力大,涉及面广,预先建立的管理制度往往要在实践中检验其是否科学、健全,这便要求安全管理工作者不但要注重细节,准确判断,发现漏洞,及时修订完善;而且要逐步挖掘幼儿园其他工作与安全工作之间的必然联系,拓宽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的深度与广度,逐步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安全管理过程科学规范,制度落实全面到位,责任追究有章可循。2.力查安全隐患是否排查到位幼儿园的周边环境,楼房建筑、设施设备等场地,环境创设、卫生保健、门卫保安及食堂操作等工作环节,教师的保教观念、方式方法都有可能导致幼儿受到伤害。因此幼儿园要大力督查安全隐患并立即整改,工作要精细化和经常化。加强各项常规工作检查的同时随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凡是入园幼儿必须进行严格的体检和晨检,把好入园关,保证入园幼儿健康;凡是幼儿出现的场所都要排查全面、彻底,不留安全隐患;凡是幼儿入口食品都要严把原料采购关、验货关和操作关,坚决杜绝三无产品;尤其是严格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幼儿园院内,对于出入幼儿园的业务人员和维修人员要进行会客登记。总之,对于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要常抓不懈、常改不倦,坚持排查全面,整改到位。3.力查安全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幼儿园安全工作任重道远,提高全体教职工、幼儿以及家长的安全意识,是确保幼儿园各项安全的基础。为此,幼儿园要针对城乡结合园所实际开发以安全教育为主、以游戏活动为基本的《园本课程》,激发幼儿主动接受安全教育的自觉性。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幼儿园开设的各类安全教育要进行跟踪调研,看组织形式、看活动过程、看教育的意义和效果,一一查实,进行针对性的研讨,确定是否具有时效性,对实效性不强的做法要立即整改。例如一方面要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对师幼及家长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开创天天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要加大力度检查教职工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时的安全教育理念、方式方法是否遵循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不可取的方法要及时予以指导,组织教职工探讨教学游戏中幼儿的安全保护办法,交流安全管理的有效经验,部门负责人针对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具体的防护措施等。二、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首先,对幼儿园现有的校园安全设施进行了安全排查,通过对家长、对教师、对幼儿园管理人员的不同层面的问卷调查,全面排查影响幼儿在园安全隐患,并进行梳理,形成《崇信县幼儿园安全隐患调查报告》,积极寻找消除各种隐患的有效对策。第二,注重在环境创设中渗透安全教育。在教学楼墙面绘制防雷、防电、防火、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组图,在教学楼楼梯口和拐角处张贴常见交通安全标志,在消防栓外贴上使用方法等。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更多的安全知识。第三,创设安全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