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錄前言「勞作」旨在透過身體力行以服務群己,從愛自己校園做起,培養學生手腦並用建立「勤勞務實,愛校惜福」的校園文化。勞作教育是讓學生在工作中學習的教育方式,目的在養成學生自動自發、勤奮動手及愛校惜福的生活態度與刻苦耐勞的人格特質,並期待學生畢業後能以平實負責之工作態度貢獻所長以服務社會。教育內涵指導單位:成立「服務學習指導委員會」,校長擔任主任委員、各院院長及行政相關一級主管擔任委員,審議相關方案、訂定勞作教育方針及興革事項。開課單位:通識教育中心﹙校訂必修一學年0學分﹚執行單位:學生事務處服務學習組統籌、規劃、執行勞作教育相關事宜。任課老師:一年級各班導師。輔導幹部:由勞作教育小組長擔任並參與評分。其聘任經遴選與實習階段後,選拔經驗豐富及具服務熱忱之學長姐擔任。課程目標二、在持續參與己身校園清掃與落實環保節能觀念的境教涵養中,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及責任感。三、安排團體勞作教育學生參與社區服務之關懷弱勢與敦親睦鄰活動,以擴大生活視野與生命歷練並涵養服務情操。四、透過不同院系混合編組、輪調、小團隊合作及學長姐輔導機制,來增加互助合作機會以發展人際互動及溝通協調能力。五、實作學習:守時、互助、手腦並用、建立肯彎腰做事的態度,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之工作態度。六、規劃反思活動,讓學生在討論及分享的過程中,去感受不同角度的觀點與解決問題的模式,並在同儕認同中肯定自我以促進個人成長。實施方式(一)預選梯次時段(每學期三梯次)17個志願1.早早早、2.早午晚、3....開學前依公告日期上網預選,未選者由服學組逕行安排。第一志願請於項目前空格填1,依序填入至17。其中限制人數欄位為參考用,額滿仍得繼續填入。個人實施紀錄登錄時間:第1週「缺曠」於第2週起登錄第1週「請假」及「補作」於第3週起陸續登錄上網查詢紀錄時,請參照上列時段。實施方式(三)請假類型紀錄查詢-學生查詢時段、區域及出缺勤網頁紀錄查詢-導師查詢學生出缺席講授課程:含課堂講授、實作教學、經驗分享及引領反思共計9小時,其時段除任課教師授課部分外,皆與勞作時段併同實施,必要時得延長時間,惟每次合計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當日實作部分得減量或由其他小組支援或停止實施。1.勞作教育之目的與內涵由任課教師講解勞作教育之目的、內涵、經驗分享及課程輔導,於第1學期實施2小時(講解及輔導各1小時)。2.勞作教育基本認識:每學期實施1小時。3.勞作與學習每學期實施1.5小時,內容如下:(1)了解人類的手與大腦。(2)透過工作技能之解說、示範以及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的過程,引導學生學習手腦並用、發揮潛能以提升工作效率。(3)安排小團隊合作模式,以培養合作互助、溝通協調與解決問題的能力。4.環境與我熟悉區域內與學習生活相關之單位、設施及建物等之服務、用途、歷史背景,與公用設備之使用、清潔及損壞報修,每學期1.5小時。5.環保節能講習講解本校節能減碳政策,倡導隨手關燈、關水、垃圾分類等環保觀念,以及該區域內應注意如多用清水少用清潔劑、落葉處置等環境保護事項,於第2學期實施2小時。6.擬定服務計畫(1)勞作教育日環境清掃計畫:參與當日之環境清掃競賽,於第1學期末實施1小時。(2)校園環境清掃服務計畫:由小組長帶領小組員代表拜訪責任區域內相關單位,了解需求建立服務共識,結束後由全體小組成員參與訂定區域服務計畫。計畫於期末經修正後轉交下一屆學弟妹於第1學期實施,作為經驗傳承,於第2學期初實施1小時。7.反思活動(1)班級座談:由導師主持,於座談中說明勞作教育的目的及意義,學生提出自己與分享他人的感受與建議。(2)小組座談:由小組長主持,透過反思活動讓小組員提出工作中所遇問題與困難,透過共同解決問題的討論及經驗分享過程,增進同儕情誼與共識凝聚,提升小組工作效率,並共同成長。實作課程1.基本勞作教育實施校園環境清掃,每週5天每天30分鐘,每學期45個小時。2.團體勞作教育(1)實施校園室外環境及校園草坪維護,每週2小時每學期36小時。(2)每學期參與社區服務2次,共6小時。每學期實施一次全校性之「勞作教育日」活動由校長帶領全校教職員生進行全校大掃除,加強勞作教育精神養成。並舉行環境整潔競賽評比。基本勞作教育個人期末總成績=(3梯次實作成績加總+任課老師給分)÷4+期末總成績加減分(出缺席狀況成績&其他活動加減分)團體勞作教育個人期末總成績=個人平時成績50%+團體成績50%+期末總成績加減分(出缺席狀況成績&其他加減分)任課教師:(1)期末考前3週內給定班上學生個人成績,此成績占勞作教育總成績25%。(2)此成績於導師系統內原始設定為78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