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歌表达技巧之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东溪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8.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5分)9.尾联“情虽不厌”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悲秋黄公度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8.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5分)9.后人评此诗“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别浦”是通大江的小河汊。遥看别浦,双双行舟扬帆而去,渐渐隐没;极目凝望,广漠而静谧的荒野伸向远方;荒野尽头,天似穹庐,边际四垂,寥廓苍茫。萧瑟落寞的景象,映衬出诗人抑郁孤寂的心境。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诗人赋予“山鸟”“井梧”以人的性格,用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抒情的笔调,告诉人们:山鸟只是为目前的晴天而高兴,井边的梧桐却敏感到季节的变易。作者当时正处在宋金对峙的时代,那些沉湎于偏安局面的权贵们,仅希求一时的和平与欢乐,惟有关心国家命运的有识之士,才能看到潜伏着危机亲爱的同学们,请在桌面上展开抒情手法练习卷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1、台城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这首诗从整体上看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2.台城韦庄(唐)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韦庄,晚唐京兆杜陵人。这首诗从整体上看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物品的主要特点与自己的志向、品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1分)官舍竹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做的虚衔。量移:原指从贬所移到稍近之处,此指贬到更远之处。8.第三联中有两字用得生动传神,请找出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9.这首诗描写竹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竹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技巧之一.出关①清˙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二、小重山·端午[元]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一、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二、游月陂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8.第三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9.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象征手法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屏风李商隐六曲连环接翠帏,高楼夜半酒醒时。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诗中的屏风有何象征意义?这样写好在哪里?请作较简要的分析。2.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隋·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杂诗(其二)唐·王维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梅花着花未?【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