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抒情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可爱****NB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抒情学习教案.ppt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抒情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歌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由六个层面构成:一、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借古讽今、吊古伤今二、描写手法1、渲染2、烘托3、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4、细节描写5、白描6、虚实结合7、抑扬8、动静(dòngjing)结合9、象征三、修辞手法:1、比喻2、拟人3、夸张4、借代5、对偶6、反复7、反问8、设问9、双关10、互文11、顶真四、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其他手法:用典(yònɡdiǎn)、想象和联想、以小见大、赋比兴、六、结构技巧重点(zhòngdiǎn)解析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kōnghuái)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接抒情;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的艺术效果(xiàoguǒ):真切自然,感情强烈,浓重感人。思考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何当②金络脑③,快走踏清秋④。【注】①钩:一种弯刀,属于武器。②何当:何日。③金络脑:饰金的马笼头,借器具的贵重(guìzhòng)象征马受重用。④踏清秋: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①,收取关山五十州②?请君暂上凌烟阁③,若个④书生万户侯?【注】①吴钩:吴地所产宝刀。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朝廷不能控制(kòngzhì)的地区。③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绘开国功臣24人画像以示表彰。④若个:哪个。问: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之处?抒情(shūqíng)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两首诗都表达了制敌平叛、建功报国的雄心壮志。但《南园》是直抒胸臆,痛快淋漓,《马诗》则用比兴,托物言志,显得(xiǎnde)婉曲而耐人寻味。2、间接(jiànjiē)抒情触景生情:先看到景,由眼前之景引发某种思想感情。如:周朴的《春日(chūnrì)秦国怀古》:“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马戴《落日怅望》:“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以情寓景:作者心中已经先有了某种感情,然后根据主观感情来选取景物。高兴时看花花含笑,悲伤时看花花流泪。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郁达夫《故都的秋》: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yīsī)一丝(yīsī)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以景结情: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突然中止(zhōngzhǐ),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第三句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结句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秋风瑟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是用来映衬羁旅行愁,也是用来比拟(bǐnǐ)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境况。把“山山黄叶飞”安排在篇末,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以乐景写哀情: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bèizēnɡ)其哀、乐。”以乐景写哀情,用让人心情愉悦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悲伤;以哀景写乐情,用让人心情悲伤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欢乐。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再如:“映阶碧草自春色(chūnsè),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