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输血治疗感染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张建强广东省东莞市道滘医院,广东东莞523176【摘要】所谓输血治疗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时,输入的血液或血制品中含有病毒,这些病毒经血液传播后,在患者身上增生了新的疾病,如艾滋病、疟疾以及各种病毒性肝炎等,这些疾病给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本文试从输血治疗感染的风险入手,重点阐述了输血治疗感染的防范措施。【关键词】输血治疗;感染;风险;防范措施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1.06.148文章编号:1006-1959(2011)-06-2366-01输血治疗感染疾病是指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时由于输入、注射了含有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或是血液、血制品未经消毒而输入到患者身上,从而引发的病毒性疾病。常见的输血感染疾病包含了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等。然而,在各种大出血和严重贫血的疾病治疗中必须要进行输血治疗,它能够极好地挽救人的生命。如果受血者输入、注射的是带有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输血治疗便会适得其反,给患者带来其他的疾病。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病毒性感染,保障输血安全。1.输血治疗中存在的疾病感染风险1.1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在进行输血治疗中,最容易经血液、血液制品传播的肝炎病毒主要有以下几种: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戊型(HEV)、己型(HFV)、庚型(HGV)等肝炎病毒以及TTV病毒和SEN病毒等等。其中,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是患者输血治疗后最易感染的病毒,也是术后肝炎感染的重要原因。而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曾被认为是经粪便传播的病毒,感染了这两种病毒的献血者献血后也会引起了肝炎传染。其他的肝炎病毒感染从目前的临床研究来看,也与输血治疗有关。1.2艾滋病毒感染(HIV)。目前,从HIV感染的途径来看,血液传播是其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输血治疗方法的愈发普遍,在我国献血者和受血者中感染HIV的数量急增,甚至到了谈其色变的程度,可想而知,其在输血过程中的感染几率有多大了。1.3巨细胞病毒(CMV)。CMV在输血治疗中的感染几率也是非常高的。很多人认为感染了CMV对健康人群的身体没有多大影响,但对免疫缺陷者、器官移植者、胎儿却是一个是重要的病原,他们会因输血治疗感染到CMV病毒,严重时还会出现生命危险。1.4其他病毒感染。在输血治疗中,除了上述几种病毒感染外,还会出现其他的病毒感染。如梅毒、细小病毒等等,这些都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2.输血感染的防范措施为了避免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引发疾病感染,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必须在血液采集和供应过程中采取如下有效措施:2.1严格筛选献血者。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的颁布实施,使得在输血过程中的疾病传染防治工作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在无偿献血者中,大多数人的身体健康良好,在献血中也不会隐瞒自己的以往病史,并且会形成固定的自愿献血队伍,提高血液的安全性,这有利于输血疾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最大薅鹊亟档土耸溲械牟《敬痉缦铡M保谖蕹ハ籽?者中也常会发现病毒检验显阳性者,这样就必须严格筛选献血者,建立献血者筛选制度,包含了以往病史的调查和血液的初检、复检制度,严格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献血者进行筛选和血液采集,对不符合献血标准的人群进行有效屏蔽,有效保障血液来源。2.2严格血液检测。严格进行血液检测是预防血液感染的最重要的方法。要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和方法,采取先进的检测技术和广谱性大的检测试剂进行血液检测。同时,要严格实行血液的初检和复检制度,对血液进行检测时,要采用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试剂进行初检和复检,在初检和复检时也要不同检验人员完成。另外,也要不断创新检验方法,改进病毒核酸检测技术,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的风险。2.3推广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是今后输血技术的发展趋势,能有效减少输血病毒感染。成分输血运用的广泛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血液成分中所含病毒是不一样的,因而各种血液成分的病毒传染率也是不一样的。血小板的病毒传染率最低,其次是红细胞、血浆,传染率最高的是全血细胞或全血。因此,医院在对患者进行输血的过程中,要根据病情需要,有选择性地选取血液中的成分进行治疗输入,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治病疗效,一方面也降低了输血过程中的病毒感染。2.4运用病原体灭活技术。随着血液病毒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