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第.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第.pdf

202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第.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单元9.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争宠而心害.其能害:嫉妒B.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滓:污染C.举贤以自佐.佐:辅佐D.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祖先【解析】D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意思是“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祖:效法。2.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①何.故而至此②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④遂自投汨罗以.死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解析】①何,疑问代词,什么。②何,疑问代词,为什么。③以,介词,用。④以,相当于连词“而”,表修饰。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故选B项。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平伐.其功B.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C.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D.形..容枯槁【解析】A项,伐:古义,自夸,炫耀;今义,讨伐。B项,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时间名词,今年的下一年。C项,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D项,形容: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D)A.忠而被谤B.故内惑于郑袖C.是以见放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解析】A项,被动句,“被”表被动;B项,被动句,“于”表被动;C项,被动句,“见”表被动;D项,定语后置句,应为“察察之身”。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比喻高度评价屈原之志的句子是“_推此志也__,_虽与日月争光可也__”。(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离骚》的内容是“_明道德之广崇__,_治乱之条贯__,_靡不毕见__”。(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离骚》的文风特点是“_其文约__,_其辞微__”。6.适当增删词语,将下列几句话重组为一个长单句,要求以“后世仁人志士”开头。①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②《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不朽诗篇。③“求索”精神源于《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④“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精神。【答案】_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求索”精神源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所创作的不朽诗篇《离骚》中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7.下面是某同学的作文片段,其中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受刑,世传《史记》。可见,人们只有身处逆境,才会燃起改变现状的渴望;而当他有了美好的愿望,自然就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相反,充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必然会使人们丧失前行的动力。①身处逆境,未必就会燃起改变现状的渴望。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_①有了美好的愿望,未必就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__②充裕的物质生活条件,未必就会使人们丧失前行的动力__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吴王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眜,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余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四年,吴使季札聘于鲁。去鲁,遂使齐。.说晏平仲曰:“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于难。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归,难未息也。”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于栾高之乱。去齐,使于郑。见子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去郑,适卫。自卫如晋,说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曰:“晋国其萃于三家乎!”将去,谓叔向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于难。”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