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CCMC课程主要内容:第一讲战略与战略管理第一章战略与战略管理一、战略1、战略概念:战略概念2、企业战略的四个构成要素3、企业战略的层次二、战略管理1、战略分析战略分析2、战略选择3、战略实施和控制三、经理人的战略头脑四、战略谋划四大要素五、战略方案设计与评价战略方案设计与评价六、战略选择“居安思安”的联华公司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软饮料业的领导者,也是全球影视娱乐业的制造者和分销者,美国桔子汁和果汁产品的领先者。公司管理部门的根本目标是提高股东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及其子公司制定了全面业务战略,包括增加产量和盈利;公司在最初发展中就十分注重资本运作模式的选择,其最初门店的建立是银行贷款及政府贴息的结果,走的是一条负债经营的发展道路。1996年通过资本投资,建立控股联合合资子公司,在原先的直营店的基础上不断扩张。1997年改制,正式组建“联华超市有限公司”并引进8000多万人民币,吸引了诸如“三菱”等国际跨国公司参股。同年,与法国“家乐福”合资,在上海市区、郊县和苏、淅地区组建数个联华控股合资子公司,1999年又与南京的长江超市资产重组,连锁规模迅速扩大,公司规模呈几何级增长。除全力巩固发展标准食品型超市,联华还积极探索超市多业态发展的思路,开设了型超市、超市大卖场,还将便利店发展视为主力业态的延伸。联华未来的发展思路是继续以提升资本运作水平和提高资产经营能力为着眼点,在市区以合资收购方法扩大规模优势,尤其是加快和加大便利店的资本扩张力度,巩固业态领先地位。在郊县通过对现有合资公司的资产重组,确保其郊县的规模优势。在市外积极与当地合作伙伴进行战略联盟,发挥互补的效应,迅速确立区域相对优势。“顾客第一”是联华的经营理念。注重个性化的经营特色是联华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以政府“菜篮子”工程为机遇;建立全国性的生鲜食品基地、采购网和加工配送中心。与科研单位合作,生产制作绿色食品、营养食品。各类食品19类1200品种。在品牌经营中,以贴近日常消费的生活用品为切入点,以同样的品质、不同的价格为核心,通过工商联手,定牌监制的方式,开发联华牌日用纸制品和小商品等系列。品牌战略推动了规模经营,又扩大了无形资产,形成了整体优势。分析题:可口可乐的经营宗旨公司的食品分部负责生产和销售MinuteMaid牌和SnowCrop牌冰冷浓缩柠檬汁,公司还用Taylor的商标生产和销售无泡酒和汽酒。有一个子公司设计和制造水处理系统,还有一个子公司制造和销售塑料薄膜产品。公司的目标是继续加强财务上的发展趋势。“在高回报领域投资,实现长期现金流量最大;撤出低回报资产;维持恰当的财务政策等。公司在软饮料业、娱乐业、食品定三个市场上经营,这三个业务领域都是客户导向的,并能提供诱人的利润率。在每一个业务领域中,公司都集中于最大程度地提高销售量,进行有效的资产管理,提高分销系统的利用率。公司软饮料业务部的主要目标是使公司销售量的增长快于产业增长水平;娱乐业务部的关键目标是利用影片和电视分销系统,增加影视娱乐产品的收藏量;食品业务部招待的是产品细分和包装细分战略,其目标是为现有的分销渠道增加新产品,从而提高销售量。”90年代初“可口可乐迈向2000年的业务系统:我们90年代的经营宗旨”:“我们的机会:公司独特的机会是为干渴的世界和所有的朋友带来清凉,为股东创造价值。我们的业务系统是唯一能在全球范围内利用这一机会的生产和销售系统。我们一要使这一机会得以实现。我们的目标:以可口可乐为核心,公司、专卖店,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将利用全球最卓越的品牌和服务系统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满意和价值。我们的品牌资产将因此而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提升,股东财富也能增加。公司在90年代的目标是:扩展全球业务系统,使欣赏我们品牌和产品的消费者人数越来越多。我们遇到的挑战:我们遇到的挑战:矛盾----分销系统要统一,但又要建立新的分销系统;客户要求多样化,但又要求同时获得个性化服务和促销方式;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不发达国家出生率提高,但消费受经济增长影响我们的资源:品牌、系统、资本、人员。对我们的奖励:1、消费者满意2、客户能获利3、我们作出了经济贡献,成为受欢迎的人4、业务伙伴获得成功5、通过可口可乐系统的力量使股东对立起价值观。共享远景:可口可乐确实是一个特殊的业务。经过成千上万历时103年的奋斗,创造出了自有商业史以来最出色的商标和经济价值。然而,任何已取得的优势都是脆弱的。迈向2000年的历和要求我们的商标、系统、资本和人员能继续发展并进行调整,改造我们的目标,实现我们的机会,迈向2000年,这是我们将为之付出贡献的诱人目标,也是我们集合在一起共同奋斗的目标。”分析题:第二章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现有竞争者之间的抗衡潜在的进入者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购买者讨价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