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个儿子教案三个儿子教案汇编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个儿子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个儿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出孩子应该成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4、能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出来。【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老爷爷的话。【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你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二、自读课文三、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案1、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2、师生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制定学习、续演的方案:⑴理解课文,体会老爷爷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⑵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⑶能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像。⑷场景中的.布置、人员的安排。⑸表演中,组员如何默契配合,灵活应变。3、汇集意见,筛选、确定方案。四、根据学习方案自学课文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地读出来。2、根据“阅读提示”中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并将不明白的地方打上标记。3、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相机点拨。4、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由学生质疑,教师组织讨论交流。5、小结。6、有感情的朗诵课文。五、将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1、小组讨论:⑴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象。⑵确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⑶设计场景的布置。2、各小组演练,教师巡视,相机点拨。3、课本剧表演。4、互评互议。六、课后拓展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三个儿子教案篇2一、学习目标:1、复习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学习重点:目标二学习难点: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一)、师生共同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指生读:1、复习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二、字词回顾出示词语,指生读,检测,生正音。三、品读课文,读懂文本(二)自学指导一: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2.全班交流:指名读、男女生赛读。3.指导朗读三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三)自学指导三:读读说说,体会“孝敬”美德1、感受沉甸甸的“一桶水”。三位妈妈手中提的是怎样一桶水啊?谁能找到课文里的句子说说。2、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桶水沉甸甸的?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3、体会“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4、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发现写法。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联系生活说说你该怎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2.颂读《三字经》,升华主题。附:板书设计三个儿子聪明有力气嗓子好没有特别的地方翻跟头唱歌帮妈妈提水孝敬父母三个儿子教案篇3【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在读课文的同时,引导孩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老爷爷为什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前交流:师: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优秀,有的会唱歌,有的爱画画,你有什么特点?来介绍介绍自己吧!生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等师:你们真是多才多艺,希望待会都表现出来,好吗?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也认识了三个孩子,还记得吗?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三个儿子》。板书课题,生齐读。二、巩固识字,整体回顾全文:1.师:首先,本课的生字朋友们要来考考大家,还认识吗?快来读一读吧!(出示“我会读”)生:练习读、指名读下面词句。①“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②“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2.师:你们读得真准确,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是吗?看看谁爱动脑筋。默读全文,边读边想一想:读后你有什么疑问?师:你们俩的问题差不多,是在问为什么三个妈妈会有不同的表现?师:同学们提出了三个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为什么三人妈妈会有不同的表现呢?为什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深入地学习课文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了。三、研读课文:师:我们先去看看在妈妈眼里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听听妈妈对他们的评价。1.出示第2──6自然段(1)师:自己读一读,在妈妈眼里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生自己读这部分。生汇报。师:你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说,真不错。师:你说的真完整,真是一个爱思考、会表达的孩子。(2)指导读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师:我们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