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个儿子教案三个儿子教案合集8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个儿子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三个儿子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1、复习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学习重点:目标二学习难点: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一)、师生共同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指生读:1、复习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二、字词回顾出示词语,指生读,检测,生正音。三、品读课文,读懂文本(二)自学指导一: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2.全班交流:指名读、男女生赛读。3.指导朗读三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三)自学指导三:读读说说,体会“孝敬”美德1、感受沉甸甸的“一桶水”。三位妈妈手中提的是怎样一桶水啊?谁能找到课文里的句子说说。2、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桶水沉甸甸的?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3、体会“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4、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发现写法。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联系生活说说你该怎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2.颂读《三字经》,升华主题。附:板书设计三个儿子聪明有力气嗓子好没有特别的地方翻跟头唱歌帮妈妈提水孝敬父母三个儿子教案篇2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2、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难点: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谈话:你觉得好孩子是什么样的?好孩子,人人爱,这节课有“三个儿子”来到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三个儿子。(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朗诵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小组内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自学生字,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2小组内交流识字的方法。3、开火车检查生字词。强调“嗓”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甸”在“沉甸甸”一词中应读一声。四、练习朗读。1、教师范读。2、自由练读,注意三个妈妈说话的语气。3、小组内分角色练读。五、书写生字。1、出示“拎、桶、停”三个字,读字音,认字形。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这三个字的“点”的写法。3、教师范写。4、学生练写。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2、认读词语。二、细读文本,合作探究1、自由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用“——”划出来。(1)小组内交流: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指名读。(2)品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妈妈的心情。a、自由练读:把自己当成妈妈,你会怎样夸奖你的儿子?会用怎样的语气?b、教师范读。c、指名读,教师提示读的语气。(前两个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第三个妈妈说话很平淡,读时语速平稳)d、小组内分角色朗读。2、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用“﹏“划出来。(1)指名读自己划出的句子。(2)读读议议三个儿子的不同做法。(3)说话训练:一个(只)____。一个(只)____。另一个(只)____。3、合作探究: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1)分角色朗读一个妈妈与老爷爷的对话。(2)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3)、读出老爷爷幽默、风趣而又意味深长的话。三、拓展延伸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四、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聪、胳膊、甸、晃荡”。2、引导观察,演示书写顺序。3、教师范写,提醒关键笔画。4、学生练写。5、同桌互相欣赏,讲评。板书设计23、三个儿子一个一个另一个翻跟头唱歌提水(好儿子)孝敬父母三个儿子教案篇3学习目标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2.学生询问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小时候是如何为你的爷爷奶奶分忧的。3.学生采访班里的同学,了解父母平时对他们的评价。4.老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第一课时谈话导入1.交流课前询问和采访中的收获。2.交流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自主读通课文1.出示“我会读”图标,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做个记号。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同桌是怎么读的。3.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选择读。a.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既”是第四声)b.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