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2).ppt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节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2).ppt

第1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2).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1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一、抗生素史话尽管早在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就发现了青霉菌分泌的青霉素能有效地杀死细菌,但是,当时提取青霉素十分困难,人们也没有意识到青霉素的应用价值。亚历山大·弗莱明于1881年出生在苏格兰的洛克菲尔德。弗莱明从伦敦圣马利亚医院医科学校毕业后,从事免疫学研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一名军医,研究伤口感染,他注意到许多防腐剂对人体细胞的伤害甚于对细菌的伤害,他认识到需要某种有害于细菌而无害于人体细胞的物质。战后弗莱明返回圣马利亚医院。1922年他在做实验时,发现了一种他称之为溶菌酶的物质。溶菌酶产生在体内,是粘液和眼泪的一种成份,对人体细胞无害。它能够消灭某些细菌,但不幸的是在那些对人类特别有害的细菌面前却无能为力。1928年,弗莱明在研究细菌时发现,培养基的其余部分都布满了葡萄球菌的菌落,只有青霉菌菌落的周围没有葡萄球菌的菌落。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青霉能够产生一种杀死或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物质--青霉素。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并于1939年将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细菌结构与抗生素作用示意图使用抗生素的8个误区误区6:感冒就用抗生素。思考:有人说:“抗生素的滥用,可能意味着抗生素时代的结束,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三、合理使用抗生素2.引起身体严重不良反应,损害器官、系统使用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都会造成危害。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晕眩、耳鸣、耳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可损害肾脏;红霉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和多粘菌素B能抑制免疫功能,削弱机体抵抗力;青霉素、链霉素等都可能引起过敏性反应,严重的甚至休克或造成过敏体态。3.破坏人体内有益菌群,使内环境紊乱滥用抗生素在杀死“敌人”的同时,往往也杀死了“自己人”,结果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内环境紊乱,耐药细菌乘虚而入,导致疾病的产生。(1)严格掌握适应症(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3)病毒性疾病不宜采用抗生素(4)使用前做药敏试验(5)新生儿、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毒性大的抗生素(6)严加控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7)应尽量避免在皮肤、黏膜等局部使用抗生素,易导致过敏反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