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输血是一种古老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抢救手段,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输血技术的发展一波三折,人类曾为此付出惨痛的教训,至今依然象一把双刃剑,有着双重的作用:益处和弊端可以“治病”救人也可“致病”害人为什么要制定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1.目的规范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及经血传播疾病的管理,保障受血者安全。2.适用于临床医护人员、输血科及业务主管部门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与调查处理,以及经血传播疾病的管理。3职责临床科室(1)密切观察输血过程,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2)负责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及临床处理、记录与上报。输血科(1)负责输血不良反应相关检测及查证,反馈实验室意见,协助临床诊断与处理。(2)负责输血不良反应的统计与上报。医务科(1)负责调查与输血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凡属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应及时向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或分管院长报告。(2)协同院感部门,进行经血传播疾病的登记、调查的报告。(3)负责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与再教育。培训监测输血的医务人员必须经过《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的培训与教育,能识别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及时处理。建立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疾病、输注无效)预案,有效预防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输血传染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追溯疾病源、减少与预防血液输注无效。一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原因:主要是免疫反应,因血型抗原系统复杂。其次是一些非免疫因素引起,如细菌污染,空气栓塞等。输血不良反应分类表2403次输血反应分析*———————————————反应类型反应率(%)———————————————发热反应52.1(210/403)过敏反应42.6(172/403)溶血反应4.5(18/403)心负荷过重0.7(3/403)———————————————*美国芝加哥医疗中心报告表3各种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率*——————————————————成分反应率(%)——————————————————全血1.06白细胞6.49浓缩红细胞0.88洗涤或冰冻红细胞0.47血小板0.40血浆0.44——————————————————*加拿大多伦多三所医院综合报告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一、病因1.致热原:极其少见;2.细菌污染:极其少见;3.免疫反应:国内比较多见。白细胞多次输入HLA不相合的血小板白细胞抗体为主,其次为血小板抗体。浓缩血小板中的白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二、症状与体征•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小时后缓解。•注意与轻症溶血反应和细菌污染血反应鉴别处理措施:•发热反应症状出现后,要立即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须停止输血。•抗组胺药物不能预防发热反应。•有寒战时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反复出现发热反应者应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洗涤红细胞。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仅次于发热反应,约占全部输血反应的45%。输注全血、血浆、或血液制品后可发生轻重不等的过敏反应,特别是在输注血浆蛋白制品后,轻者只出现荨麻疹,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其中以荨麻疹最为多见。过敏反应一、病因(一)1gA抗体和1gA同种异型抗体:1、1gA缺乏者:再次输血多次输血→类特异性抗IgA→过敏性休克。2、IgA正常者:多次输血→1gA同种异型抗体→严重过敏反应。(二)过敏体质:患者平时对某些物质过敏(如花粉、牛奶、鸡蛋等),输血浆时也会引起过敏反应。(三)被动获得性抗体:如青霉素抗体(受者对青霉素过敏,而接受用过青霉素的供者血液)。二、临床表现(一)轻度:皮肤痕痒、红斑、尊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面部居多);(二)重度:支气管痉挛、口唇发绀、呼呼困难、喉头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三、输血:要输洗涤红细胞。轻度:(洗3次);重度:(洗5~6次)。处理措施:治疗首先应立刻中止输血,并保持静脉输液畅通可用抗过敏药物:苯海拉明25mg口服/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口服/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mg肌肉/静脉注射必要时作气管切开,以防止窒息。循环负荷过重短时间输入大量血液或输血速度过快,超过病人心脏的负荷能力,导致心力衰竭或急性肺水肿。常见原有心肺疾患、年迈体弱或儿童。一、临床表现输血中或输血后1小时内,病人突然呼吸困难,被迫坐起,频咳、咯大量泡沫样或血性泡沫样痰、烦躁不安、大汗淋漓、两肺布满湿罗音等。二、处理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道;高压吸氧(氧气通过30%~50%乙醇更佳);速效利尿剂;强心药物(如西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