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另样求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另样求法.doc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另样求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数学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另样求法尹忠田湖南省常宁市第一中学421500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高中平面解析几何的必修内容,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求法,较之传统教材和现行教材,既思路自然又避免了繁复计算。具体作法如下:设直线L:Ax+By+C=0(A≠0)点P(x0,y0)P(x0,y0)yl作图如右:Q第一步:由点斜式得直线pq方程:xy-y0=(x-x0)第二步:解方程组Ax+By+C=0①y-y0=(x-x0)②求出(x-x0)和(y-y0)的值(注:不是求出垂足Q(x,y))由①得:A(x-x0)+B(y-y0)=-(Ax0+By0+C)③②代入③得:x-x0=-(Ax0+By0+C)上式代入②得y-y0=-(Ax0+By0+C)第三步:将(x-x0),(y-y0)代入两点间的距离公式∣PQ∣=化简得:∣PQ∣=可以验证对于A=0,上面公式也成立。所以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公式是d=此法较传统方法是改进了第二步,不直接求交点Q(x,y)的坐标,而是求x-x0,y-y0的值。这样做,思路仍很自然。只需在分析求解过程中,按照整体考虑原则,教师点拔出完成第三步只须知道(x-x0)和(y-y0)的值,并不一定要知道x,y的值,学生马上就会突悟出象上面的第二步解答过程了。其实,用向量数量积推导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最为简便,既不需作辅助线,又没有复杂的计算。我们知道直线PQ的一个方向向量=(A,B)。∣PQ∣实际上是点P与L上任意一点R所成向量在上投影长。当B≠0时,不防取点R为(0,-)则=(-x0,--y0)=-(x0,y0+)。由数量积公式∣•∣=∣PQ∣•∣n∣∴∣PQ∣==即:d=可以验证,当B=0时,上述公式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