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个人学习笔记-精编-根据老师课件精心编制.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140 大小:4.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个人学习笔记-精编-根据老师课件精心编制.doc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个人学习笔记-精编-根据老师课件精心编制.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个人学习笔记精编根据老师课件精心编制(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2021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个人学习笔记精编根据老师课件精心编制2A310000建筑工程施工技术2A311000建筑工程技术要求2A311010建筑构造要求2A311011民用建筑构造要求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1-3底层、4-6多层、7-9中高层,10层及以上高层2、非住宅按建筑高度分:高度<=24m为单层和多层建筑,>24m为高层(不包括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建筑),>100m为超高层建筑3、建筑的组成:结构体系(墻、柱、梁、屋顶)、围护体系(屋面、外墙、门窗)、设备体系(给排水系统、供电、供热通风系统)4、建筑构造的影响因素:荷载、环境(自然、人为)、技术(施工方法、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标准(造价标准、装修标准、设备标准)5、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坚固实用、技术先进、美观大方、经济合理.6、民用建筑主要的构造要求(1)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室外地面至建筑物最高点的高度(2)非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平屋顶(室外地面至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坡屋顶(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7、不允许突出道路和用地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地下:挡土墙、挡土桩、地下室、化粪池;地上:阳台、室外楼梯、围墙8、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的在人行道路面上空(1)2.5m以上的空调机位,突出<=0.5m;2.5m以上遮阳,突出不大于3m(2)3(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突出不大于2(3)m无人行道路上空,4m以上突出空调机位、窗罩,突出不大于0.5m9、室内净高: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活梁底面之间的距离。地下室、走道灯有人员活动的最低处的净高起码2m。10、严禁将幼儿、老年人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娱乐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底面与室外出入口高差不超过10m。11、超高层民用建筑,应设置避难层,净高起码2m。12、台阶设置:公共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起码300mm,踏步高度100-150mm。13、临空高度<24m,栏杆高度>=1.05m;临空高度>=24m(包括中高层住宅),杆件高度起码1.1m;学校处,栏杆采用垂直杆件,杆件净距<=110mm。14、梯段长度踏步3-18级,楼梯平台净高2m,梯段净高2.2m。室内楼梯扶手高度0.9m,楼梯井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m,其高度不小于1.05m。15、墙身防潮:砌体墙,位于室内地面垫层处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16、管道井、烟道、通风道、垃圾管道分别独立设置;烟道、通风道应伸出屋面0.6m,不低于女儿墙的高度。2A311012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求1、卧室、起居室、厨房应有天然采光,居住的东西外窗采用外遮阳措施。2、住宅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地面面积的5%,公共建筑外窗开启面积30%,屋顶透明部分不大于20%3、光源类别:热辐射光源(白炽灯、卤钨灯)、气体放电光源。开关频繁、瞬时启动、连续调光采用热辐射光源。高速运转物体场所采用混合光源。应急照明:疏散、安全、备用照明,选择热辐射光源。4、昼间卧室的等效连续A声级45db,夜间37db;起居室45db。5、建筑物的耗热能指标:体形系数,建筑物外表面积与体积的的比值。严寒地区的公共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大于0.4,圆形的体形系数最小,耗热能量比值也最小。6、室内空气污染物:氡200,甲醛0.08,苯0.09,氨0.2,TVOC0.5。2A311013建筑抗震构造要求1、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小震不坏: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中震可修:可能损坏,一般性修理可以继续使用。大震不倒: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3、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1)震害的严重部位: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柱震害大于梁,柱顶大于柱底,角柱大于内柱,短柱大于一般柱(柱、顶、角、短)(2)梁的抗震构造要求:截面宽度起码200mm,箍筋直径大于12mm,肢距不大于150mm,梁的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大于2.5%(3)柱总配筋率不大于5%,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避开箍筋加密区。(4)抗震墙:一、二级厚度不小于160mm,配筋率不小于0.25%,横竖向的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4、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部位主要在墙身(1)构造柱构造要求:#构造柱的最小截面采用180*240mm,纵向钢筋4*12mm,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柱上下端适当加密。#6、7(六层)、8(五层)、9,采用4*1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