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在施工企业中应用【实用文档】doc.docx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物流管理在施工企业中应用【实用文档】doc.docx

物流管理在施工企业中应用【实用文档】doc.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绿蚂蚁物流搜索物流管理在施工企业中应用【实用文档】doc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物流管理在施工企业中应用一、物流概念的产生1。物流一词的含义。物流(Logistics),我们称之为“物流”的活动本身作为物质资料流通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自商品经济开始以来便已经存在了。但是,将物流作为企业经营的基本职能之一,对物流活动实施系统化的科学管理则是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事情.目前,我国使用的“物流"一词,是日本语“物的流通”(意思是具有物理性质的流通)的简称.英文原同是PhysicalDistribution(以下简称PD,PD也可直译为实物分配)20世纪直接从日本引进了“物流"词汇,由于日本也使用汉字,物流一词也就被直接引用过来。20世纪70年代初,“物的流通"一词又被简称为“物流”。“物流”作为一个新兴词汇不仅是“物的流通”的略语,而且也包含着新的内容。随着词汇的变化,物流领域由过去的单纯以机械化和省力化为对象,开始向以企业的管理为对象转变,企业的物流管理意识初步形成。对“物的流通(PD)"最一般的理解是,物流是商品流通的一个侧面,与其相对应的概念是商流,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的商品流通活动。商流的任务是完成商品所有权从卖方到买方的转移,而物流的目的是完成商品实体从卖方到买方的转移,克服商品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创造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物流的基本功能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以及信息等活动。然而,物流并非上述功能活动的简单叠加,而是以信息为中介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系统。2.物流的定义。尽管物流概念已被广泛使用,但是,对于物流的理解会因所处的立场不同而有所差异。下面列出的是日本和美国的有关经济组织对物流概念所下的定义:(1)美国营销协会的定义(20世纪50年代)。物流是对从生产阶段到消费或利用阶段物资的移动及货物处理活动的管理。(2)日本通产省物流调查会的定义(20世纪60年代)。物流是制品从生产地到最终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活动.具体是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信息等活动组成。(3)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20世纪80年代)。物流是将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由生产地送达至消费地的所有流通活动。其内容包括用户服务、需求预测。情报信息联系、物料搬运、订单处理、选址、采购、包装、运输、装卸、废弃物处理及仓储管理.(4)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20世纪90年代)。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半成品、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他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在中国,为适应物流管理发展的需要,原国家国内贸易局组织部分专家、学者编写了《物流术语》,这些物流术语已作为国家标准(GB/18354—2001)于2001年4月正式颁布,2001年8月1日起实施。在《物流术语》中,对于物流概念做出如下表述:物流(Logistics)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二、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1。对物流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物流管理作为一种较新的管理概念和管理方法已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之中,正在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但从建筑施工行业来看,目前却仍有一部分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甚至物流管理差距很大。损失浪费严重,企业处于半停产的边缘。究其原因施工企业对科学管理重视不够,特别是对物流管理的认识没有选到应有的高度,存在模糊认识.2。物流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由于长期以来对物流管理的认识不高,重视不够。有些施工单位即使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当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时这些措施和制度很难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而且外部市场的变化和企业内部的改革都为这一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使非常脆弱的物流管理基础更是雪上加霜。3.施工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不稳定。在建筑业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方与需求方之间的合作多是临时性或短期性的,往往竞争多于合作。选择供应商成为建筑业传统采购过程中的核心工作,供应商的选择消耗了施工企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4.物资管理体制落后,物流管理的观念不明确。虽然不少施工单位对原有的物资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但并没有真正理顺体制,体制设计缺乏科学性、前瞻性,没有考虑运用物流的管理原则,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去整合和优化。施工企业的物资供应部门仍是只承担满足施工物资需要的职责,而没有去利用自身优势,把单纯的采购保管业务,扩展为采购、仓储、配送、加工的全过程服务,提高供应工作的附加值.5。物流的专业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物流的功能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由于我国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物流”,对生产环节和企业内部管理比较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