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理“活动”“动”起来.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让地理“活动”“动”起来.doc

让地理“活动”“动”起来.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让地理“活动”“动”起来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全书共分8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分若干课,每一课有课文、阅读材料和活动三部分组成。可见“活动”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教材提供的“活动”侧重于利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分析解决一些问题。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融知识性、实践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为一体,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智力开发作用很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重点讲授教材中的“课文”部分,而把“活动”部分仅作为一般练习来对待,即重“课文”轻“活动”。我认为“活动”部分是对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程度的检验和深化,运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利用好“活动”呢?关键是让“活动”真正的“动”起来。一、动脑————启发学生想一想“活动”部分有些栏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真思考,通过理解、分析、联想、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一步步获得新知识,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譬如,教材在“3·2陆地变动与地表形态”一节中的“活动”栏目内,让学生根据“图3·20某地地质剖面图”在了解了背斜、向斜及外力作用与地貌后,提出“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甲地还是乙地?”该题要求学生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的运动方面加以考虑,显然该“活动”的设置带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学生运用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仔细“想一想”,才能做出解答。在处理类似“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切忌包办代替。对一些较简单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二、动口————鼓励学生说一说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把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作为教学的着力点,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活动”资源,结合高中生爱“标新立异”的心理特点,精心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给学生开口说话的机会,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的发展。如在“6·5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节的“活动”中,书中给出了“城市交通问题的几种看法”,在讲完课文内容后,可将该“活动”先布置下去,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然后教师可把该活动上成一次“开放式的讨论课”。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并让学生说出每中方法的优点和可行之处,目的是让大家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都来关心我们周围的城市交通问题。本教材侧重从交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两方面来说明城市的交通问题,然而在此次讨论课上却意外收获了许多“新”的交通问题和解决办法:如城市私家车增多、驾驶技术不过关、无照驾驶、酒后驾车,客货混装、超载等造成交通事故频发;解决办法是严格驾照考取关、交警加大执法力度和加强宣传教育等等措施。总之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教师就应给予鼓励。类似的“活动”在教材中还很多,我们都可以设计成“说一说”、“辩一辩”、“议一议”的形式。三、动手————指导学生做一做“活动”部分有些栏目是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目的是结合课文内容,有重点的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观察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例如在“2·3大气的运动”一节的“活动”中,让学生“做一个实验,证明热力环流的存在。”可以把“(1)烧一锅开水,注意观察锅里的沸腾的开水,中间水向上冒,锅边水往下沉。”留做家庭作业,为安全起见,要求学生必须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该活动;对第(2)题“在室外安全的地方点燃一小堆纸,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这一实验必须先征得学校有关部门的同意,在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由一到两名学生操作完成,其余学生围观。待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解释后,最后由教师做出详细说明。教材中涉及“动手”的内容有数个,如用发亮的灯泡表示太阳,用地球仪演示昼夜半球、晨昏线的实验;测当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实验等等,我们可将此类“活动”进行恰当的“格式化”设计,设计内容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器具、注意事项、活动方法步骤,活动结论等等,目的在于使“活动”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四、动笔————要求学生写一写高中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性,他们对问题已经有了独立观察、思考和鉴别的能力。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高中教材“活动”栏目的设计也具有很大的综合性,既有一定分量的文字综合题,又增加了计算,运用图表比较、分析、综合地理事物及其相互联系的题型。对这类问题,教师应要求学生“写一写”、“练一练”、“画一画”、“算一算”等。如“4·3海洋资源(二)”的“活动”中,“根据图4·12和表4·2,以“澳门的填海造陆”为题,写一篇300字的短文,介绍澳门填海造陆的成就和土地面积的变化”等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