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9M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单元 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

第二单元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单元知识点一、“天策上将”夺位登基1.“天策上将”在反隋和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南征北讨,屡立功勋,加号“天策上将”,任。2.玄武门之变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袭杀太子,不久登基称帝,次年改年号为。二、贞观之治1.原因唐太宗认真吸取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努力调整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1)完善中央官制:贞观年间发展和完善了隋朝实行的。(2)重视法制建设:修订颁行《》,对其删繁就简,化重为轻,对处死刑极为慎重。(3)发展选官制度:发展隋代的,扩大贡士人选,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4)完善经济制度:延续唐初实行的和租庸调制。[特别关注]三省六部制分权体制和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专制制度下的分化事权,通过分权得以集中皇权;后者是民主制度下的三权分立,三个机构彼此独立,真正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三、开明君主与开放的时代1.开明统治(1)知人善任:以宽广的胸襟和独到的目光,广招人才,对制定和贯彻贞观新政、扩大统治基础、稳定政局起到了重要作用。(2)兼听纳谏:广开言路,鼓励臣下直言,并能从谏如流,形成较为的政治气氛。(3)转向“文治”:唐太宗马上得天下后,不失时机地向发展经济、加强制度建设的“”转化。(4)博大开放:唐太宗允许少数民族和外国人参加科举考试,担任重要文武官职;批准文成公主入藏;为西行取经归来的玄奘撰写《大唐三藏圣教序》。2.开放的时代开明政治和一系列制度创新,造就出兼容并蓄、、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3.晚年的奢纵贞观后期,唐太宗的欲望有所膨胀,求治之心锐减而骄逸之心渐萌。一、隋唐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它改变了前代选官制度中的权力下移之弊,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把官吏的选拔权彻底收归朝廷。(2)它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打破了官僚世家倚仗门荫资历对政权的垄断,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流社会的政治通道。(3)特别是科举制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有利于陶冶官吏的操守品行;在文化层次上,保证了社会思想与统治思想的高度融合,在维持社会稳定方面有明显作用。(4)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朝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总之,科举制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朝鲜和越南长期实行过科举制,英美等国建立的文官考试制度也受到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西传欧美并影响世界,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1.唐代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度,常设进士、明经两科。进士科考试者大约千人考取百分之一二,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贞观年间,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列队走出端门,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诗人赵暇有诗证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些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进士科仕途优于明经B.科举制度使读书人追逐名利C.科举考试扩大了政权基础D.科举制度禁锢思想桎梏人才解析:注意材料信息“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它反映的是科举制度可以使有才能的庶族、地主参与国家政权,扩大了官吏的来源。答案:C二、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有哪些?(1)吸取隋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治国的政治思想,为后世所称道。(2)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实行开明的君主专制。(3)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4)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法,注意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5)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6)重视文化事业,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如科举制的完善、国修史书、开明的宗教政策和对外文化政策等。2.唐太宗曾经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轻徭薄赋B.广招贤才,知人善任C.让庶族、地主获得晋身仕途之道D.实行各民族和睦的政策解析:材料体现了唐太宗“存百姓”的思想,认为国家长久必须存百姓。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答案:A高频考点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唐太宗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对唐太宗用人思想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对上述四段材料进行仔细阅读分析,并加以概括即可。[答案]扬长避短;虚怀纳谏;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图文探究[探究示例]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