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四章.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275 大小:25.5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四章.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在于: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又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是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运用唯物辩证法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是一个辨证的运动过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肯定的理解中,也同时包含着对它的否定的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走向灭亡。思考题: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要点:教学内容: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产生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般特征(1)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所有;(2)以利润为动力,为资本家利益而生产;(3)依靠市场和价格分配资源和收入。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其途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的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其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来。(二)资本的原始积累1、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2、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所需要的条件:一是有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俄国废除农奴制(2)资本原始积累的涵义: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3)资本原始积累在西欧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过程)(4)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英国的圈地运动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它在英国表现得最为突出。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重要方式。自15世纪末开始,西方殖民者在300多年间,仅从中南美洲就抢走了250万公斤黄金,1亿公斤白银。1783年到1793年的十年间,英国仅利物浦一地就贩运了33万多黑人,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达1亿多。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运用暴力手段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史。(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1、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正式启动了人类社会的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提出了强烈要求,这就是:在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政权。16世纪的尼德兰革命、17世纪的英国革命、18世纪的法国革命均以资产阶级的胜利而载入史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2、产业革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为不同的部门和行业。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人们的生产是单一的,而需要是多方面的,因此产生了相互交换的必要性,可见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基础。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即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存在,这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决定性条件。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者生产出不同的的产品,谁也不会无偿地把产品转让给别人,而必须遵循对等的原则,即等价交换的原则交换自己需要的产品,这样劳动产品便采取了商品的形式,从而导致了商品经济的产生。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二因素充饥商品二因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体力、脑力耗费商品二因素商品二因素生产者的劳动交换商品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1、彼此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物品就不可能成为商品。2、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存在,是不依赖于交换的。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交换关系本身的产物,它体现着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并且只有在这种社会关系(交换关系)中才能存在。价值作为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在交换时价值才能被表现出来。3、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正因为交换价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态,所以,商品的二因素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是使用价值和价值。斗争性: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作为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1)具体劳动: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千差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