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值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绝对值教学设计.doc

绝对值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绝对值教学设计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回民中学张秀芳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位于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和数轴的基础上,绝对值知识是解决有理数比较大小、距离等知识的重要依据,同时它也是我们后面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借助数轴引出对绝对值的概念,并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发现绝对值的性质特征,利用绝对值来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让学生直观理解绝对值的含义,不要在绝对值符号内部出现多重符号和字母,多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归纳、验证。教学目标1、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2、知道|a|的含义以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3、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4、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难点: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二、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认识了数轴,能够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也已经知道数轴上的一个点与原点的距离,会比较这些距离的大小。并初步体会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前面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归纳、比较、交流等一些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数学活动的重要性;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教法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规律,总结概念。它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四、学法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考虑到这节课主要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在自己的发现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我主要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归纳,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并使学生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五、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七个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第二环节:探究新知;第三环节:应用迁移,巩固提高;第四环节:当堂检测,及时反馈;第五环节:总结收获,畅谈体会;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巩固深化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活动1:让学生通过观察从而得出相反数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消化相反数的概念。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活动内容:让学生观察图画,并回答问题,“两只狗分别距原点多远?”1.引入绝对值概念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一个数a的绝对值记作│a│.如│+3│=3,│-3│=3,│0│=0.2.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7.8,7.8,-21,21,-,,0(学生充分思考后,让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议一议:(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2)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有什么关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探究,老师个别指导;然后小组交流)4.通过上面例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5.“做一做”:(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1.5,-3,-1,-5(2)求出(1)中各数的绝对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3)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可引导学生多举一些例子,让学生合作讨论后得出: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活动目的:让学生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获取对绝对值概念的感性认识,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应用绝对值的概念来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并通过对计算结果的观察与思考,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分类归纳出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总结出绝对值的内在涵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索用绝对值比较两负数的方法,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第三环节:应用迁移,巩固提高活动内容:例2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1)-1和-5;(2)和-2.7。(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探究不同解法,并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随堂练习:1.在数轴上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也就是说绝对值等于2的数是.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求它们的绝对值:,6,-3,;3.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2)(3)(4)活动目的: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环节:总结反思,知识内化活动内容:总结:1.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2.本节学习的数学方法。(老师可先鼓励学生描述出自己的认识与收获,然后再作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