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PPT文档.pptx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3.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PPT文档.pptx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PPT文档.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录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回顾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回顾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回顾1、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到“一五”计划完成时,尽管中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很快发展,但是还是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实际上,缺电已经成为中国电力改革的直接动力。1958年,中共中央召开南宁会议,毛泽东提出了“电力先行”的口号,要求加快电力发展,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电力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然而,从1966年起,受“文革”影响,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逐步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电力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瓶颈”,缺电现象开始出现,上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全国性缺点局面。到1978年,全国发电装机缺口达1000万千瓦,发电量缺口达400亿千瓦时。电力发展的脚步踌躇不前。改革开放前,我国电网规模不大,大多数为独立省网,不少省网还分别由几个独立的小电网供电。沿革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电力工业改革与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同步进行。但由于电力工业的自然垄断属性,逐步出现了电力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不能适应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要求的突出问题。联邦政府电力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制定电力工业法规并实行监督。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回顾各独立电厂上网电价按市场价与电力公司电厂竞争。自2002年国务院下发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在国务院电力建设与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电力工业经济运行中反映出的问题仍然很突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迫在眉睫。一是拆分国家电力公司资产,重新组建为两大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集团)和四个辅业集团(电力顾问集团、水电顾问集团、水利水电建设集团、葛洲坝集团);到“一五”计划完成时,尽管中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很快发展,但是还是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联邦和州设有电力管制机构。各州县政府设有相应管电机构和人员。为此,应发展电力金融市场,开发金融工具,建立电力项目金融市场商业制度,加强电力决策和风险评估。改革开放前,我国电网规模不大,大多数为独立省网,不少省网还分别由几个独立的小电网供电。电力供求状态及其规律是电力规划的前提,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规划的基础。(3)厂网分开改革(2002至今)1998年,国家电力公司和电力工业部并轨运行一年之后,电力工业部被撤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下设电力司,原电力部的行政管理职能移交该电力司。3、电企影响:电企盈利或仅是场梦究其原因是,这种覆盖广、非重复,固定成本高、沉淀性大,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网络性经营的自然垄断性产业的产品,既具有生产的弱竞争性,又具有消费的弱选择性。“5号文”被认为是中国电改第三阶段开始的标志。(1)缺电形势下的集资办电1985年之前,我国电力工业一直实行国家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中央政府是全国电力经济活动的惟一决策主体,负责全国电力资源的配置,直接组织电力生产供应和电力建设。这种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电力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全国长达20多年的严重缺电。为迅速扭转电力短缺的局面,调动地方政府、企业、外资等方面的积极性,1985年,电力工业开始实行改革,采取了两项主要改革措施:一是实行以“电厂大家办,电网国家管”为方针的集资办电,对新建电厂实行“还本付息”电价,其目的是吸引社会资金兴办发电厂,创造必要的激励机制;二是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省为经营实体,中央政府逐步放松对电力工业的准入监管和价格监管,同时对地方政府适当放权。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推动了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电力装机容量每年以新增1000万千瓦的速度递增,到1995年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全国性电力短缺的矛盾基本得到解决。电力法律法规的颁布(2)政企分开的改革探索1997年3月,电力工业管理体制进入第二轮改革,进行了政企分开改革,成立了国有独资的国家电力公司,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经济实体。1998年,国家电力公司和电力工业部并轨运行一年之后,电力工业部被撤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下设电力司,原电力部的行政管理职能移交该电力司。这一轮改革后,国家电力公司不再具有行政管理的政府职能,只是一个电力生产运营商。但是,垂直一体化经营的国家电力公司,集发电、输电、配电、售电于一身,几乎控制着全部电网和一半的发电厂,依然保持着垂直垄断的格局。(3)厂网分开改革90年代末期,中国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电力供应不仅不再短缺,而且实现了供需基本平衡,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这一变化导致了发电市场开始出现竞争并且竞争程度逐步增强,逐渐显现出了电力工业产业组织结构垂直垄断的弊端:一方面,在发电市场上,国家电力公司拥有电网和调度权,由于缺少“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