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9.1光儲存媒體的演進1972年,荷蘭的飛利浦(Philips)公司首先發表利用光碟(CD:compactdisk)媒體來儲存音樂的方法。1979年,飛利浦公司更提出了直徑11.5公分的光碟原型,並於1980年協同新力公司(SONY)共同訂定了音樂光碟(CD-DA:digitalaudio)的統一規格,從此人類的生活就開始進入光碟時代的新紀元。1984年底,全世界就已銷售超過100萬台的光碟播放機、與超過2000萬片的音樂光碟。1984年就有CD-ROM(readonlymemory)格式的提出。1986年,更由飛利浦、IBM、MicroSoft…等工業界代表於美國加州的HighSierraHotelandCasino共同研議了利用光碟來儲存電腦資料的檔案結構,這個協訂工業界稱之為HighSierraFormat。1987,國際標準組織(ISO:InternationalStandardOrganization)終於開始制定正式規格,並決定採用HighSierraFormat的協議修改為ISO9660的CDROM格式。由於CD-ROM格式的定型,微軟等軟體公司才得以開發在不同電腦上使用的光碟機驅動程式,不久之後CD-ROM開始大量的運用於電腦上。1986年,飛利浦公司又提出另一個可以播放影片(video)與互動多媒體(如遊戲)的光碟格式,稱為CD-I(CD-Interactive),但由於CD-I格式並未被其他家電廠商所採用,僅有飛利浦公司獨家生產其播放機,且其光碟節目的製作也不多,因此並未廣泛的流行。1994年,由CD-I格式衍生的Video-CD格式終於確定,並廣範的被應用於家電及電腦;但礙於光碟容量的限制,Video-CD的影片格式只能採用解析度較低且畫質較差的MPEG-1影音格式。而後為了應付隨著高畫質與更優音質而來的龐大資料量,更高容量的光碟儲存技術便不斷的應運而生。1996年DVD(digitalversatiledisc)的規格終於正式被提出在各種不同光碟格式陸續被訂定出來的過程中,可寫錄式(recordable)光碟的技術也有突破性的進展。1989年規範可寫入式光碟的橙皮書(OrangeBook)也正式定案,各種不同格式的光碟資料都可透過電腦燒錄到空白光碟片中。近年來由於雷射等相關技術的進步,可記錄光碟片正由目前的紅光雷射技術逐漸進步到高密度的藍光雷射技術;藍光雷射光碟片的容量比紅光雷射要高出6~10倍,主要應用於高畫質影音資料的儲存,市面上已可見到SONY、Philips、JVC…等廠商所生產的產品。目前已發展的藍光雷射光碟片主要有兩種規格:由日本的SONY、Hitachi、Matsushita、Pioneer、Sharp,韓國的LG、Samsung,荷蘭的Philips以及法國的Thomson等家電大廠,加上Apple、Dell等PC廠商共同推出的「藍光光碟」(BD:Blue-rayDisc)。由Toshiba及NEC共同制訂的AdvancedOpticalDisk(AOD)。9.2光碟的基本格式CD-DA-紅皮書依紅皮書的規定,光碟片的最小儲存單位為block(區塊),或稱為Sector,每一個block可儲存2,352bytes的資料;光碟機播放音樂的速度為每一秒75個blocks。同一張光碟最多只能有99個音樂資料軌(track),每一軌即是一首歌;軌與軌之間有2秒(150blocks)的資料間隔(gap)。音樂光碟格式為最早發展的光碟格式。CD-ROM-黃皮書為了因應其他多媒體資料(音樂及影片)與電腦資料的交錯配置儲存、以及同步播放,以滿足多媒體光碟的需求與發展,軟體巨擘微軟(MicroSoft)也參與飛利浦和SONY的研發,並於1989年共同提出CD-ROM的延伸格式(ExtendedArchitecture),簡稱為CD-ROMXA(XA:eXtendedArchitecture)。爾後發展出來的許多格式如CD-I、VideoCD、遊戲光碟…等均為CD-ROMXA的再衍生格式CD-I-綠皮書CD-RandMOFormat-橙皮書CD-R光碟片燒錄時的資料配置方式在光碟片的資料記錄區域,最內圈稱為能量矯正區(PCA,powercalibrationarea),此區域為記錄燒錄機在燒錄過程中所使用的雷射光功率。下一個區域為程式記憶區(PMA,programmemoryarea),此區記錄了每一個資料軌的起點及終點位置。再往內圈則為資料記錄區,每一次的資料寫入都會產生一個LeadIn和LeadOut區域:LeadIn記錄每個檔案的起始位置;而在每次燒錄結束時都會產生LeadOut區域,以記錄是否還要多次燒錄。VideoCD-白皮書VideoCD和CD-I有著相同的缺點(畫質比VHS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