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三章部分课后答案(完整版)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部分课后答案(完整版)资料.doc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部分课后答案(完整版)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部分课后答案(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微观经济学第三章部分课后答案4.对消费者实行补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定数量的实物补助,另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笔现金补助,这笔现金额等于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试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哪一种补助方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解答:一般说来,发给消费者现金补助会使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效用。其原因在于:在现金补助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来购买商品,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用。如图3—3所示。在图3—3中,直线AB是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构成的现金补助情况下的预算线。在现金补助的预算线AB上,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商品1和商品2的购买量分别为xeq\o\al(*,1)和xeq\o\al(*,2),从而实现了最大的效用水平U2,即在图3—3中表现为预算线AB和无差异曲线U2相切的均衡点E。而在实物补助的情况下,则通常不会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U2。因为,譬如,当实物补助的商品组合为F点(即两商品数量分别为x11、x21),或者为G点(即两商品数量分别为x12和x22)时,则消费者能获得无差异曲线U1所表示的效用水平,显然,U1<U2。5.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和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eq\o\al(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解答:根据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eq\f(MU1,MU2)=eq\f(P1,P2)其中,由U=3X1Xeq\o\al(2,2)可得MU1=eq\f(dTU,dX1)=3Xeq\o\al(2,2)MU2=eq\f(dTU,dX2)=6X1X2于是,有eq\f(3X\o\al(2,2),6X1X2)=eq\f(20,30)整理得X2=eq\f(4,3)X1(1)将式(1)代入预算约束条件20X1+30X2=540,得20X1+30·eq\f(4,3)X1=540解得Xeq\o\al(,1)=9将Xeq\o\al(,1)=9代入式(1)得Xeq\o\al(,2)=12将以上最优的商品组合代入效用函数,得U*=3Xeq\o\al(*,1)(Xeq\o\al(*,2))2=3×9×122=3888它表明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购买组合给他带来的最大效用水平为3888。9、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其中,q为某商品的消费量,M为收入。求:(1)该消费者的需求函数;(2)该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3)当,q=4时的消费者剩余。解:(1)由题意可得,商品的边际效用为:于是,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MU/P=,有:整理得需求函数为q=1/36p(2)由需求函数q=1/36p,可得反需求函数为:(3)由反需求函数,可得消费者剩余为:以p=1/12,q=4代入上式,则有消费者剩余:Cs=1/310、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类型的,即,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格分别为p和,消费者的收入为M,(1)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x和品y的需求函数。(2)证明当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同时变动一个比例时,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关系维持不变。(3)证明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参数分别为商品x和商品y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解答:(1)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算得: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方程为(1)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2)得(3)解方程组(3),可得(4)(5)式(4)即为消费者关于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函数。上述休需求函数的图形如图(2)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同时变动一个比例,相当于消费者的预算线变为(6)其中为一个非零常数。此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变为(7)由于,故方程组(7)化为(8)显然,方程组(8)就是方程组(3),故其解就是式(4)和式(5)。这表明,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对两商品的需求关系维持不变。(3)由消费者的需求函数(4)和(5),可得(9)(10)关系(9)的右边正是商品x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关系(10)的右边正是商品y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故结论被证实。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案例1: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没有GDP这个发明,我们就无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