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泄露他人隐私致对方名誉受损应担责.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9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博客泄露他人隐私致对方名誉受损应担责.doc

博客泄露他人隐私致对方名誉受损应担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博客泄露他人隐私致对方名誉受损应担责(图)HYPERLINK"http://tech.qq.com"http://tech.QQ.com2009年05月07日10:36HYPERLINK"http://www.beijingdaily.com.cn/"京报网—北京日报韩炜HYPERLINK"http://comment5.tech.qq.com/comment.htm?site=tech&id=19096981"\t"_blank"我要评论(0)我找到了真爱,抱歉不是你!即使是事实,你就可以到处宣扬吗?判决支持原告的诉求。案例:许女士与男朋友胥先生相恋多年,眼看即将成婚,胥先生忽然向她宣布自己找到了真爱,当然这个人不是许女士。许女士气急败坏之下,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胥某某的丑恶面目”、“胥某某,今日之陈世美”、“胥某某的变态性习惯”。这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吸引了百万计的点击率,很多网友留言对胥先生进行谩骂。胥先生起诉许女士侵犯名誉权,要求法院判令许女士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精神损失费十万元。法庭上,许女士认为自己那几篇文章说的都是事实。胥先生质问:“是事实,你就可以到处宣扬吗?”法院审理后,认定侵权事实存在,支持了胥先生的诉求,判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一万元。说明:许多人以为只有捏造事实、恶意诽谤以致损害别人名声的,才叫侵害名誉权;实际上,不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名誉,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也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即使这些隐私不怎么光明正大。文/韩炜漫画/田凤RB149[责任编辑:jasonli]HYPERLINK"http://tech.qq.com/kjrw/index.htm"\t"_blank"科技人物·HYPERLINK"http://blog.qq.com/tech/"\t"_blank"IT名博HYPERLINK"http://tech.qq.com"\t"_blank"tech.qq.com资料来源地址:HYPERLINK"http://tech.qq.com/a/20090507/000246.htm"http://tech.qq.com/a/20090507/000246.htm转摘时间:2009年6月2日16:06:28。。。。。。。。。。。。。。。。。。。。。。。。。。。。。。。。。。。。。。。。。。。。。。。。。。。。。。。。。。。。。。。。。。。。社交网成泄密主要途径用户隐私面临巨大威胁HYPERLINK"http://tech.qq.com"http://tech.QQ.com2009年04月08日00:25HYPERLINK"http://www.bbtnews.com.cn/"北京商报吴辰光HYPERLINK"http://comment5.tech.qq.com/comment.htm?site=tech&id=18750007"\t"_blank"我要评论(42)据瑞星研究统计团队掌握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网民的个人隐私泄露情况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已经从“木马病毒窃取”逐步转变为“有组织、大规模地进行商业收集利用”,而社交网站更成为诱导网民泄露隐私、记录隐私、利用网民隐私牟利的巨大商业集团。用户面临七大风险网民在社交网站注册个人资料之后,很容易遭遇手机号泄露、MSN和邮箱账号密码被盗用等七大安全风险,而利用各种方式骗取网民个人资料用以牟利,已经成为社交网站利润的重要来源。在流行的社交网站中,要求用户填写的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情况、婚姻情况、真实照片、手机号码等。如果用户要使用网站的交友功能、游戏功能,通常还要提供更多的信息,包括MSN账号密码、QQ账号密码、Outlook邮箱通讯录。可以说,如果网民将这些信息全部填写完毕,那就几乎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另外,通过“查找朋友”、“游戏邀请”等方式引诱用户填写隐私资料、对其好友进行频繁骚扰,并不是某个网站的单独行为,而已经成为很多SNS借以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几乎所有网站都在采用,这对用户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免责声明”规避法律责任瑞星公司指出,目前绝大多数交友网站已经意识到社交网站提到的安全风险,它们通过各种“免责声明”、“用户注册须知”等方式,对自己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规避。例如,某网站的注册帮助中写到“本公司对直接、间接、偶然、特殊的损害不负责任,这些损害来自不正当使用产品服务、在网上购买商品或类似服务、在网上进行交易、非法使用服务或用户传送的信息有所变动”。又比如,某网站的隐私保护中写到,“用户须明白,在使用我们提供的服务存在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