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提高痰留取成功率PDCAstep-1:确立主题护士长组织全科护理人员积极探讨如何采用PDCA管理模式来提高痰标本留取率对2016年12月,对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185例患者患者痰标本留取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统一的临床观察表和专人书面记录的方法,围绕患者痰标本留取率建立量化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调查。临床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留痰标本类型及结果、标本不合格原因和追踪结果时间。留取痰培养医嘱共168例,标本未留出院这6例,应留取标本数162份,实际留痰标本数130份,其中未留取21例,不合格11例,合格痰标本报告结果130份,留取合格率80.5%。这样不利于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在病情诊断和用药方面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step-3:2016.12月痰标本留取登记本不良原因一、计划step-5:目标设定、制定计划(QCC)品管小组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的组织活动组人员,经过全体员工的协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统计工具和品管技巧,而解决工作现场、文化、管理和其他方面的问题QCC活动的开展可将工作人员紧密联系,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监督,不仅达到自我促进、激励,而且可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唤醒其集体精神,调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QCC活动提高工作质量,工作积极性得到显著的提升,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针对住院患者痰标本送检不及时的情况,2016年11月底、我科专门建立“品管”QCC小组,目标是提高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率。1.2.5要因分析:通过调查表、自制痰标本留取登记本,从医生、护士、患者、其他等方面分析,观察并分析未留取痰培养标本的原因,制作鱼骨图,见图3。1.2.6对策拟定:全体圈员根据要因制定对策:1.2.7对策实施:自2016年12月起正式实施,将相关对策制定成具体方案,在护士例会上进行培训,全科护士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实施,记录痰标本留取登记本,由圈内负责人再次调查统计痰标本留取率。1.2.2拟定活动计划表:计划表的制定以PDCA程序为标准[2],分3个阶段,2016年11月20日确定主题;2017年12月1日实施阶段;2017年1月13号之前讨论与改进及成果展示阶段。step-7:原因分析鱼骨图1、管理方面的原因:①流程制定不合理。我们原来留取痰培养都是医嘱后次晨由夜班留取,患者入院后当日应用抗生素及其它治疗后,往往第二天没有痰咳出,造成痰培养留取不及时;②痰培养留取的方法培训不到位,尤其年轻护士的培训,年轻护士对雾化诱导排痰、意识障碍患者自口腔吸痰的方法掌握不好;③护士长对留取痰培养的督查指导不到位。④标本留取的交接班不严格,无记录可寻,不利于管理。2、病人及家属方面的原因:①病人和家属认为住院后只要用上抗菌药就能治病,做痰培养不能治病,没有用;②从经济方面考虑,病人和家属不愿做痰培养的检查;③痰培养留取不合格,查不到致病菌,病人和家属不接受,认为痰培养检查是浪费。3、护理人员因素:①护理人员宣教不到位,病人和家属不了解及时留取痰培养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因此,不能及时正确的配合留取;②护士对留取痰培养的方法掌握不好,尤其对雾化诱导排痰等方法不能很好的掌握,造成不能及时留取标本。步骤二、实施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本科室于2016年12月21日成立品管小组,组员5人,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24名,副护士长担任辅导员。1.2方法1.2.1主题选定:选题采取头脑风暴法,所有圈员每人提出1个本科最需解决的问题,并说明本选题的理由,组员根据可行性、急迫性、重要性和圈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分,总分最高者为本期品管圈的主题,最终选定“提高患者痰标本的留取率”为活动主题。图4:QCC小组的组成员概况step-10:责任分工痰标本留取流程图3.2培训请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培训痰培养留取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对有痰不易咳出的患者,由责任护士采取诱导排痰的方法留取,诱导排痰所采用的盐水浓度为3%~10%[1];对不能自主排痰的患者,采取自口腔吸痰的方法留取痰标本。由专科护士进行雾化诱导排痰和自口腔吸痰的操作培训。3.3对护理人员强化流程执行意识,使其认识到严格执行流程的重要性。护士长每日督查流程执行情况。3.4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使其理解痰标本送检的重要性并能积极配合留取工作。3.7.1建立《痰标本留取登记本》,追踪记录结果登记内容包括日期,时间,患者床号、住院号及姓名,留取痰标本的种类(痰培养/痰涂片),由责任护士签名、追踪时间、记录结果。如有标本不合格的患者,应及时分析原因,重新留取标本,最终结果有主管医生与责任护士双签名。各班护士均需查看痰标本登记情况,对痰检阳性的患者在一览卡和床头做好标识,以及时有效地控制传染源,避免患者间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