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程目的大纲公司的宪法-----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在公司“家法”中的地位公司章程与公司控制权随着2010年9月28日下午国美特别股东大会投票结果的公布,国美控制权之争暂时告一段落。国美控制权之争的事件回顾:★故事从起因阶段--黄光裕因内幕交易操纵股价入狱,陈晓接任董事局主席引进贝恩资本拯救国美;★矛盾公开阶段--大股东否决贝恩资本的三位非执行董事提名,而以陈晓为首的董事会随即召开紧急会议一致否决股东投票结果;★矛盾激化阶段--国美董事会状告黄光裕于2008年1至2月前后,在回购公司股份过程中,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及信任,要求黄光裕赔偿公司损失,随即黄光裕方面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罢免陈晓董事局主席职务;★最后股东大会投票结果宣布陈晓留任董事局主席,黄光裕方面推荐的人员未能进入董事会,宣告黄光裕方面彻底丧失了对国美的控制权。从公司章程的角度---案例体检据报道,2006年5月10日,黄光裕对国美电器“公司章程”进行了最为重大的一次修改。当天,在香港中环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持有国美70%股权的黄光裕授予董事会如下权力:无需股东大会批准,董事会可以随时调整董事会结构,包括随时任免、增减董事,且不受人数限制;董事会还获得了大幅度的扩大股本的“授权”。正是这次管理层权限的肆意扩张,为黄光裕日后利用董事局主席的地位和国美的平台实施资本运作提供了便利;然而,也正是这次的管理层权限肆意扩张,使得黄光裕在这次国美控制权之争中最终落败。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案例解析从国美的控制权之争中,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遵循的是资本市场规则。陈晓的胜利某种意义上正是资本市场规则的胜利,是国美在其现有的“公司章程”之下的必然结果。因此,如何制定“公司章程”、如何有效的发挥“公司章程”的作用,是一个公司正常运营的基础。公司章程与出资案例体检解决方案公司章程与表决权案例体检涉案公司章程对法定的股东表决要求做扩大解释的做法是否为法律所允许?《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的重大事项表决机制的规定是由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所决定的。从法律解释的角度看,如果对“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进行扩大解释,认为出席股东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也符合这一规定,显然与《公司法》的立法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应当对“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作限制性解释,它仅指代表全体有限责任公司的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综上,本案公司章程的该项规定与公司法的强制型规范不符。公司章程纠纷案例体检与解析案例一:公司章程与设立协议纠纷案例体检案例解析案例二案例体检案例解析如何进行章程的整体法律风险防范章程的制定与修改应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章程的制定与修改要与公司治理有机地结合股东会1、应规定明确、详尽的股东会议事规则,使股东会的召集、表决、决议的制定、通过等系列问题有章可循。2、应规范董事会的运作。一是要明确董事会的权力范围,尤其要使董事会和股东会之间权力配置明晰化;二是要规范董事任免规则、建立规范的董事资格,候选人推荐、评审、股东大会选举、罢免等规则,同时明确董事只能由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担任;三是要建立健全董事会议事规则,包括对董事会会议的召集、通知、出席有效人数、议题的准备、表决方式、效力、代理、记录、信息披露等内容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3、应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不但要明确监事会、监事的权力、义务,还必须完善监事会构成及议事规则,更重要的是要明确监事会行使权力的途径及保障,使监事会能真正起到监督的作用。明确权利范围尽可能地完善公司章程内容使之切实可行小结章程作为公司组织和活动的根本准则,既是一种重要的权利约束机制,也是一种重要的权利授予和救济机制。只有将公司法的一般规则与公司自身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从公司实际情况出发,在遵循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公司治理的自治性,制定出内容具体、权利制衡、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公司章程,确立公司内部公开、公平、公正的机制,合理调节股东之间的关系,才能为公司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一份好的公司章程需要在设置每一个条款时都充分考虑到公司需要和实际操作,把法律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