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语文中考2025年自测试题及解答参考.docx
上传人:02****gc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K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西玉林市语文中考2025年自测试题及解答参考.docx

广西玉林市语文中考2025年自测试题及解答参考.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广西玉林市语文中考自测试题及解答参考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悲怆悲凉悲鸣B.奔跑奔腾奔流C.沉默沉重沉沦D.拼搏拼凑拼写答案:C解析:选项A中,“怆”读chuàng,其他读bēi;选项B中,“奔”读bēn,其他读bēn;选项C中,三个词的字形和字音都相同;选项D中,“搏”读bó,其他读pīn。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2、(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虽然学习努力,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B.我们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得益于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C.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价格便宜,深受读者喜爱。D.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观众们听后都感到深受启发。答案:B解析:选项A中,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改为“他学习虽然努力”;选项C中,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改为“这本书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内容丰富”;选项D中,“深受启发”与“听后”语义重复。因此,选项B是没有语病的句子。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雅”是祭祀乐歌,“颂”是宫廷乐歌。B.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C.《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大量运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D.《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的第二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答案:A解析:A项中对《诗经》的表述有误,“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颂”是祭祀乐歌。B、C、D三项表述均正确。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想着带领大家发家致富的好点子,可谓处心积虑。B.在这次数学竞赛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真是大快人心。C.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这笑声中,人们心中的所有烦恼和忧愁都付诸东流了。D.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答案:C解析:A项中“处心积虑”是贬义词,指费尽心思做坏事,此处用于形容村干部的积极工作态度,不合语境;B项中“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心里非常痛快,此处用于形容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不合语境;C项中“付诸东流”指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此处用于形容烦恼和忧愁的消失,使用恰当;D项中“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此处用于形容起伏的群山,不合语境。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炽热(zhì)镌刻(juān)粗犷(guǎng)B、摒弃(bìng)字帖(tiě)恣睢(suī)C、刹那(chà)哺育(bǔ)贮藏(zhù)D、嫉妒(jí)剽悍(biāo)迸裂(bèng)【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汉字拼音的基本知识。选项分析如下:A、“炽热”的“炽”应读作chì;B、“字帖”的“帖”应读作tiè;D、“剽悍”的“剽”应读作piāo;因此,只有选项C中的汉字读音全部正确。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总是忘不了那个夜晚,月光如水,洒在湖面上,仿佛给湖面铺上了一层银纱。B、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C、她那双明亮的眼睛,仿佛能够看透人的心菲,让人感到既亲切又敬畏。D、他站在讲台上,声色俱历地讲述着自己的观点,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常用汉字书写的掌握情况。选项分析如下:A、句中无错别字;B、句中无错别字;C、“心菲”的“菲”应写作“扉”;D、“声色俱历”的“历”应写作“厉”;因此,正确答案为B。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子曰:“君子不器。”子贡问曰:“君子不器,何也?”子曰:“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人共由也。不知远之近,不知风之自,不知微之显,则不可与共由也。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或隐或显,而一以贯之,岂曰‘器’哉?”【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器器物,器具B.共由共同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