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全国新课标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全国新课标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ppt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全国新课标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目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总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目和总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考点1湿地资源问题的原因分析及保护措施(2)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消亡。例1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据此回答(1)~(2)题。(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C.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2)导致我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2.湿地的保护措施保护湿地的措施有:退田还湖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如洞庭湖湿地经过生态移民,湿地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防洪调蓄能力。具体如下所示:例2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读图回答问题。(1)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下列选项中与表中所示现象发生无关的是()(2)图中P地以种植业为主,且建立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此举的不良后果有哪些?①气候变干,土地盐渍化面积扩大;②河川径流减少;③地下水位下降;④动植物资源减少。(3)目前,P地已停止开垦荒地,具体有哪些措施恢复该地环境?①退耕还沼泽;②建立湿地保护区;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湿地。【解析】本题通过对图表资料的分析,考查湿地资源问题及开发利用问题。(1)根据表中信息可知,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湖泊面积和数量迅速减少,反映出的是由于人口的增长,用地规模扩大,为解决用地规模和生产生活所需而围湖造田,引水灌溉,与水体富营养化无关。(2)P地沼泽广布,大规模机械化农场的建立会导致沼泽大面积消失,湿地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对自然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不良影响。(3)针对不良后果产生的原因采取措施。考点2洞庭湖湿地资源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考点3我国湿地面临的威胁例3据新华社2011年8月12日报道,下图中甲地大片湿地被偷开垦成为耕地,转租暴利惊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粮食价格的上涨,使土地收益增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甲地区形成沼泽的主要原因。(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乙处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条件?(3)甲处湿地开垦后,可能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请提出对湿地合理开发的可行性建议。一、选择题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1~3题。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A.湖滩面积大,水浅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解析】鄱阳湖成为候鸟栖息地,在于气候条件好(纬度低、气候温暖,适宜越冬),湿地面积广,滩涂、浅滩等鸟类活动的场所多。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3.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围湖造田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地壳运动使洞庭湖区域发生断裂、盆地扩大,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流入湖盆,形成湖泊群。公元450~524年,荆江太平、调弦(1958年已封堵)两口溃堤,长江水进入洞庭湖平原,湖泊扩大到五百里。唐宋时期,随着荆江北岸“云梦泽”的消亡,成为汪洋浩渺的八百里洞庭湖。1852年起,随着藕池、松滋两口的出现,荆江四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调弦口)分流局面形成。据此回答4~5题。4.有关洞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A.洞庭湖区的形成主要是受外力作用B.“四口”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C.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D.洞庭湖对“四水”有明显的调节作用5.下列有关洞庭湖年输沙量的叙述,正确的是()【解析】根据材料,洞庭湖泥沙主要来自夏季的长江,“四水”来沙相对较少;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