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纲解读】词语主要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虚词主要指副词、介词、连词;熟语是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能根据语境正确选用词语等。这就是说,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等级为D。熟语是固定词组的总和,它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和惯用语。显然,对熟语的考查是引导中学生走向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从近几年各地考题来看,对熟语的考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重点还是常见成语的使用,难点在误解词义的成语和容易误解色彩与适用范围的成语等。对这一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三.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四.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词语辨析题以高考命题成熟题型而备受命题者青睐。其命题点聚焦在“辨析”上,它包括词语包括熟语的“判定”与“辨别”。特别是“近义词辨析”“虚词辨析”“熟语(成语)的辨析”等,以近义词辨析为重中之重。【命题规律】词语辨析题以高考命题成熟题型而备受命题者青睐。其命题点聚焦在“辨析”上,它包括对词语、熟语的“判定”与“辨别”。特别是“近义词辨析”“虚词辨析”“熟语(成语)的辨析”等,以近义词辨析为重中之重。命题形式有:选择判断题,填空选择题,主观改错题,主观简答试题。特别是将实词与虚词、成语相互整合考查是一个明显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排除法及创设情景是两种基本方法。高考语文试题词语部分,近年分量有所下降,仍设一二道题,足见词语这个知识点在能力型试卷中的重要性。考查形式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考生容易犯的错误恰恰就是命题者出题的方向。望文生义,很多成语的意义不仅仅是字面意义,有时用其引申义或比喻意义,如果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说话或文章里,就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此错误类型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高考常考的。例:(北京卷)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江河日下:日:一天天;下:低处。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望文生义。对象错位,成语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使用范围乱用,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例:(全国Ⅱ卷)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礼节或仪式,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于的事项。这里对象使用错误。褒贬误用,有些成语是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的,不分辨出褒贬色彩,就会误用。如:(新课标卷)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含有褒义,不能用在表示灾难很快来临。不合语境,成语的使用要注意合乎语法,合乎语境,与句中语境的和谐,不能不合惯用句式,不能不合情合理。如:(北京卷)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不合语境。谦敬错位,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如果不明白成语的谦敬色彩,运用中就会产生错误。形近混淆,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上极可能混淆。形相近而义不同。成语外形非常相似,有的甚至只有一字之差,意义相差也很大,所以要注意不同语素之间的差别。这类成语迷惑性很大,最容易造成混淆。形相近而义相似。辨析它们时,应分析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从使用范围、使用对象、语意轻重、感情色彩、语意侧重点等方面去辨析。此外还有搭配不当、前后矛盾、重复累赘等,不再一一赘述。熟语常考的的类型主要有:惯用语。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性的习惯用语。例如:铁公鸡、抬轿子、戴高帽、半吊子、一锅端、开绿灯、走过场、碰钉子、导火线、替罪羊、跑龙套、穿小鞋等等。惯用语以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