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氨气考点精析1考查NH3的制备例12003年上海高考化学题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BCD解析NH4CI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I而当温度降低时NH3和HCI又重新化合成固体NH4CI气体进入干燥管的机会不多A项错误向CaO中滴加浓氨水CaO遇水生成CaOH2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浓氨水分解出氨气B项正确固体加热制气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使产生的水能够流出以免损坏试管C项错误对于D项浓氨水加热制取NH3的方法和试剂都是正确的。本题答案为A、C项。例22004年天津高考理综题I.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写出氨的两种重要用途。II.实验室制备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①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②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③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④固态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III.为了在实验室利用工业原料制备少量氨气有人设计了如下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实验操作①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关闭弹簧夹a、b、c、d、e。在A中加入锌粒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稀硫酸。打开弹簧夹c、d、e则A中有氢气发生。在F出口处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②关闭弹簧夹c取下截去底部的细口瓶C打开弹簧夹a将氢气经导管B验纯后点燃然后立即罩上无底细口瓶C塞紧瓶塞如图所示。氢气继续在瓶内燃烧几分钟后火焰熄灭。③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E继续通氢气待无底细口瓶C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打开弹簧夹b无底细口瓶C内气体经D进入反应管E片刻后F中的溶液变红。回答下列问题⑴检验氢气纯度的目的是。⑵C瓶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A装置内发生的现象是防止了实验装置中压强过大。此时再打开弹簧夹b的原因是C瓶内气体的成份是。2⑶在步骤③中先加热铁触媒的原因是。反应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解析I.氨的用途比较广泛如制化肥、硝酸、铵盐、纯碱以及在有机合成工业中制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其中制化肥、硝酸是较重要的两种用途。II.实验室制备氨气可选用②④。对于②向固体NaOH中滴加浓氨水NaOH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浓氨水分解出氨气。III.结合所给装置操作①的目的在于排除B、C装置外的其余装置内的空气。可通过检验H2纯度的方法来证明空气是否被排净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操作②的目的在于让无底细口瓶C内空气中的O2与H2反应掉从而提供N2。对于操作③先加热反应管E中铁触媒的原因是铁触媒在较高温度时活性增大以便加快氨合成的反应速率。当C瓶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A装置可看到的现象是锌粒与稀硫酸脱离不再产生氢气防止了实验装置中压强过大。此时打开弹簧夹b锌粒与稀硫酸接触产生氢气。这样一方面能使无底细口瓶C内的N2、H2经D干燥后进入反应管E内发生反应另一方面尽量增大氢气的浓度以提高氮气的转化率。答案I.制化肥、制硝酸II.②④III.⑴排除空气保证安全⑵锌粒与酸脱离尽量增大氢气的浓度以提高氮气的转化率N2、H2⑶铁触媒在较高温度时活性增大加快氨合成的反应速率N23H2铁触媒2NH32考查NH3的弱碱性例32000年全国高考化学题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⑴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⑵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解析本实验装置为一封闭的体系原溶液受热颜色发生变化是由于其中某种物质以气态挥发所引起冷却后挥发出的气体又溶解在溶液中得到原来的溶液。能使溶液在红色和无色之间变化的物质在中学阶段最常见的是酚酞和品红从而不难分析出导致品红溶液颜色变化的是碱性气体NH3导致酚酞溶液颜色变化的是SO2。答案⑴稀氨水和酚酞稀氨水中的NH3逸出所以溶液的颜色变浅⑵溶有SO2的品红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3考查NH3的水溶性例42002年全国高考理综题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图1图23⑴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⑵收集氨气应使用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做干燥剂。⑶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该实验的原理是。⑷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解析⑴实验室常用NH4CI与CaOH2混合加热来制NH3。⑵由于NH3易溶于水又密度比空气小只能用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干燥NH3可选用碱石灰。⑶用挤入法利用NH3极易溶于水的性质使较多量NH3溶于少量水中气体量急剧减少体积不变烧瓶内压强必减小。故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水面上的大气压强将水压入烧瓶形成喷泉。⑷要形成喷泉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NH3必须与水接触二是造成足够的压强差。本题利用气体热胀冷缩原理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捂住烧瓶NH3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中的空气和水NH3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