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简论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算是一个英雄么?说不是有其依据,一个屡次科举失败的穷书生,只不过在乱世中机缘巧合的走向了起义领导者的位置,能力与地位不成正比,富而忘忧,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与其自上而下的腐败是分不开的,而洪秀全又是这里的“中流砥柱”;说是也有其依据,毕竟不论开始的宣传如何失败,洪秀全还是好找了一大批信徒,太平天国的意识形态也是他“钦定”的,最重要的一点,毫无疑问他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人总是有着其二重性,何所谓英雄?何所谓历史?以下即是我对太平天国的某些功过是非提出的一些拙见。乱世的资源与整合自古以来中国人都习惯了被统治,可谓逆来顺受,一切人都难免有些恃强凌弱,不到民不聊生的地步是没有胆量也没有激情奋起反抗的。太平天国爆发的时候也正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候,并不是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然后就壮大了,第一个站起来的往往没有好的结局,也正是这样一个原因很少有人有勇气第一个站出来,也正是这样的氛围下人们才会日渐麻木。乱世中人的生活得不到保证,也正是这样的情况下才比较容易被煽动,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便于得到的资源,而倘若要使人信服,起义或是革命的纲领就必须是符合人的预期的。而洪秀全在1837年有的是什么,传教士的一本《劝世良言》,是一本毫无思想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基督教的拙劣宣传品。但对与普通的农民百姓而言,里面的所谓天父,反对偶像等诸多观点,是闻所未闻的,而这就能对在中国传统思想,从孔孟到佛道里生活千年的农民产生强烈的冲击和煽动。就是在这能找到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全能上帝比皇帝权威要大,从而来打倒、否定进而扫荡世间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权威。从洪秀全个人的角度上讲,也许正是看到这些重建世界观的东西,联系他自命不凡却屡次失败而且不遭待见的“非凡”人生,他心中的怒火被点燃了,他反抗的决心更加坚决,一个落魄书生非要通知这大山河。洪秀全去掉圣经里那些谦卑、逆来顺受、甘于屈辱、顺应命运的教条。他反映的并非基督教的博爱精神,而是中国农民的反抗战神。“他是何人,竟靦然称帝者乎”这样的战斗呼号反映着农民起义的需要。而随着起义的进行,仪式与纪律也愈加丰富严明,例如《癸甲金陵新乐府》中规定“同时长跪同默祷,同时蹶起同狂呼(此时说‘杀尽妖魔’四个字而不是某主席万岁等等)”,从而每饭不忘斩妖除魔。统治阶层的不自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不知从何时起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就互相猜忌或是单方面怀疑了。人往往可以同患难却难以共富贵。物质财富丰富的同时,你的精神财富也更为严重的流失。素质也许和教育没有绝对的关联,但知识的丰富应该能改善一个人的心胸。丑陋的人性在太平天国的轰然倒塌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太平天国以宗教的形式在思想上进行统一,然而宗教归根到底不是对客观事物和世界的科学解释,而这种信服的时间和深度都是难以保证的。首先作为领导者,洪秀全是采用对自己的“真实梦境”进行完全的相信,“我天朝初以天父真道,蓄万心如一心,故众弟只知有天父、兄,不怕有妖魔,此中奥妙,无人知觉”(什么事一旦奥妙了,也就说不清,估计就没可信的价值了);石达开基本上就是没当回事,“不甚附会邪教俚说”;而杨秀清和肖朝贵这两个人估计是别有用心,也有一颗当皇帝的心,所以玩起了花花肠子,搞什么“天父”、“天兄”下凡附体,很可能在某些时候违背了洪秀全的意图,并且他们愈演愈烈,是洪秀全的统治地位的合法性产生了动摇,并最终导致的洪秀全忍无可忍进而怒杀杨秀清。而杨秀清作为天父代言人一旦被杀,那整个太平军的忠诚信仰就被粉碎了,走向了人心四散。那些文献有用吗?首先来看看《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总纲领,以改革土地所有制为核心,提出一套相当完备的理想设计。宣告平均土地分配,共同从事劳动,彼此支援帮助,规定副业生产。否定私有财产,人物贫富差别。依我看这严重的平均主义是在太过理想化,发达的物质生产条件与优良的公民素质以及严密的组织管理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而这三点太平天国都不具备。而集中管理在战争时期是高效的,但和平时期则违反了现实需要,不可能实行。大公社的失败也是一样,重复了太平天国的老路。乌托邦式的理想而已。然后就是《资政新篇》了,这仅仅是一步纲领,没有实现的纲领。《资政新篇》倡导大规模的发展资本主义,积极采用西方科学技术,并具体的罗列了实行的措施。可以说为农民起义的未来指了一条明路,可行而且光明。虽说资本主义也是在剥削,但是肯定优于封建社会,较之有很大的突破,而且要比乌托邦式的理想来的现实的多。太平天国的确是世界史上少有的农民战争,但不应过分夸大其历史意义。也不应该别有用心的将其领导者神化,并将起义描述的十全十美,这里也是有人性的丑陋,描述历史要尽量的客观,任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