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爱莲说》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教学形式讲授、讨论教师叶锋单位鳌江四中课题名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爱莲说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基础,能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已有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目标《爱莲说》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疏通全文,了解文学体裁和什么是“托物言志”。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文章的美,能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学生在多次诵读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作为本课的重点。把托物言志的手法作为本文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本学期我们所用的教材中,有一本是用一朵花作封面的。它是哪一本书?(对,是生物书)封面是什么花?(荷花)荷花又名莲花,请大家翻开语文书,看目录部分,猜猜我们今天要讲的课题是什么?(爱莲说)板书课题。2、解题:本文作者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请同学们注意“敦”和“颐”这两字的读音和写法,区别“敦”“郭”、“颐”与“熙”。课题上的“说”是否就是“说话”的“说”呢?请同学们告诉我什么是“说”?(“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我们就是要利用注释,找到所需的答案。3、教学目标展示:《爱莲说》是一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短文。我们学习它,要通过熟读以至背诵,理解作者借莲花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二、自读课文:请同学们利用注释自己读课文两遍,疏通生字词。三、请两个学生各读一小节,师生共同正音正字:晋莲、涟区别亵玩予鲜鲜为人知屡见不鲜停顿予独爱╱莲之出(后面均是爱的内容)四、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正确断句。五、讲析课文:(一)分析第一节:1、世上可爱之花是否只是莲花一种?(不是。以书中为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2、“我”为何对莲花情有独钟呢?(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可亵玩焉”)3、根据注解,理解句面意思:益:更加,越发。精益求精植:树立。现多为种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可以玩弄啊。而:但是。4、根据理解,你认为莲花美在何处呢?(生活在淤泥中不脏,在清水中不妖媚,茎杆笔直,香气清幽,高出水面,不可玩弄。)以《生物》书封面为教具,引导学生分析莲花的品质:莲花生长在淤泥中,但是它却白里透红,一点不被污染,不与淤泥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它的茎是笔直的,内部畅通没有阻隔,可见它胸怀豁达,品行正直;它很美丽但不轻佻,端庄高洁。5、由此看来,作者写莲,已经赋予了莲花以人的品质,作者不仅仅是为了写莲,实质是为了写人,做人也应当做一个洁身自好、豁达正直、高洁端庄的人啊!作者爱莲、写莲,不正是表达了自己这种志向吗?这种表现手法是什么呢?(托物言志)这样文章既富含哲理,又生动形象,让人回味无穷。6、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赞美之情读这一节。根据板书背出来,请一组齐背。(二)分析第二节:1、作者把品德高尚的人称为什么呢?(君子)把莲花比作是花之君子,又把菊和牡丹比作什么呢?(隐逸者、富贵者)为何这样比?因为菊花在百花之后开放,不与百花争艳。牡丹艳丽而华贵,达官贵人都喜欢它。2作者为何在写莲时,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里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衬托自己对莲的喜爱,衬托莲的品德高尚。3作者对隐逸者、富贵者,持何种态度?对富贵者持鄙弃态度,鄙视他们追求荣华富贵,追名逐利;对隐逸者持敬仰态度,但否定他们的隐居做法,作者对君子则持肯定、赞养态度。4作者在结尾发表了自己的感叹,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分别是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一问一叹,感叹洁身自好的人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表达了自己要象莲花那样做个洁身自好的人。5请男生齐读这三句,读出陈述、疑问、感叹语气。六、总结全文1、说话训练。全文以“爱”字作线索,贯穿全文。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周敦颐爱莲花,请大家说说你爱什么以及爱花的理由。(加以肯定,鼓励,引导如何做人。)2、各人所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