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太仓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太仓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太仓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不断提升太仓教育发展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多样性教育的需求,依据《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太仓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镇(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下,太仓教育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教育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开拓创新的良好局面。(一)教育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十一五”以来,太仓市教育水平整体快速提升,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持续高水平、高质量发展。2006年率先实施免费义务教育;2007年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在全省率先普及了15年教育,教育的各项主要指标均达到了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末的水平,基本上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先后获得了“江苏省高中教育先进市”、“江苏省幼儿教育先进市”、“江苏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市”、“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江苏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市”和“江苏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市”等六个省级先进称号,并被中央教科所授予“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荣誉称号。2010年1月,又率先获得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市称号。目前,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为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6.08%,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60%,老年教育普及率达17%,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18%,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15.2年。(二)优质教育体系基本建立“十一五”以来,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43.52亿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达32.94亿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168.5%和293.2%,年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率为28.32%。。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32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43所,普通高中4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社区教育中心7个,老年大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批准及备案外来民工子弟学校8所。全市学前教育苏州市级以上优质园比例达73%,义务教育段苏州市现代化学校比例达93.4%,星级高中覆盖率达100%,四星级高中覆盖率为50%。义务教育段高位均衡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基本满足了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三)师资素质显著增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总数共计6522人,其中专任教师5978人。目前,骨干教师的流动优化机制、示范性学校教师对口支教机制、学校教育骨干培养机制在我市已基本形成,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幼儿园、小学教师本科学历比例均超过50%,初中教师本科学历比例超过90%,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超过12%,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6%。目前,我市共有在职在岗的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4名,省特级教师6名,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17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54名,太仓市学科带头人365名。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市。(四)各项教育改革成果显著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严格执行《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省“五严”规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引导教师教学“七认真”,引导学生“三会”,学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以县为主,城乡一体”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对市级教育业务部门进行整合,建立“培训、教研、科研和信息化四位一体”的新型运行机制,为有序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业务支撑。推出城区实验学校托管农村薄弱学校的举措,实现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辐射。出台《关于理顺幼儿园管理体制、促进幼教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公办幼儿园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组建幼教中心,打通了原幼儿园缺乏自主权、缺少积极性、发展受制约的制度瓶颈。完善政府统筹、教育行政部门扎口管理、行业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教育地方法规和规章不断完善,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五)教育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有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收学杂费的普惠政策;教育帮扶体系日趋完善,全市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各相关部门积极服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全社会发展教育的良好氛围日渐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