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导学案.docx
上传人:一条****涛k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语文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导学案.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导学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导学案三年级语文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导学案【三年级语文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导学案】(一)教学内容分析课文。它是一篇参观记。写了小星和同学们在参观植物园中所看到的几种植物,展现了一个奇异的植物世界。作者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事例介绍了植物神奇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中描写植物的奇异之处。2.过程与方法:(1)以“导——扶——放”为主要形式进行教学。(2)合作探究,自主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植物世界的神奇与奥妙,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中所描写植物的奇异之处,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教学方法(一)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奇异植物的图片;2.多媒体课件(二)教法:1.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拨法、指导朗读法。2.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第二课时一、解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放录音)同学们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从课题引入,复习前面所讲内容,为今天的学习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很自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划出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出示:走进植物园→花棚那儿→小路旁→草地上→水草地→荷花池旁。师:你的思路真清晰,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作者走到哪就看到哪,写到哪。这是什么顺序?(参观顺序)也可以叫移步换景。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块儿移步赏景。去感受每一种植物到底奇异在哪?2.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找出这段写了哪种植物,细心体会它的奇异之处?(用——画出植物的名称,用~画出植物的奇异之处)(2)讨论交流,指名反馈。(老师相机板书:哈哈树→发出笑声)(3)出示从互联网上搜索到的哈哈树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此段。读好问句,“这儿明明没有别的游客,哪儿来的笑声呢?”这个问句要读得短而上扬,读出因好奇而急切想知道其中原因的心情。(4)师生共同总结学法。[设计意图:第二自然,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读中理解。教师采用“导”的方法进行教学,并和学生一起总结学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下面我们就用刚才这样的方法自己试着学习这部分的内容。(2)学生学习,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小星行为表情的语句来体会和理解植物的奇异之处。(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带电花→带微电)出示从互联网上搜索的醉草图片和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醉草这种奇异植物特点的认识。4.指导学生分小组用学习第2、3自然段的方法,自主学习第4——7段。(1)生自由读文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出示蜡烛树、捕蝇草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2)个别生汇报展示,师随机引导。[设计意图:由于2—7自然段的结构相同,我在4.5.6.7自然段的学习中,通过“放”这环节,让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得以展示和调动。]5.学习第八自然段(1)自由读最后一段。(2)为什么结尾用了“奇异”这个词语,引导学生知道最后这句话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感叹,是全文的中心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这句话。(“多么奇异”要重读,整个句子要求读得响亮抒情,把作者的感叹和自己的体会读出来。)三、疏理全文,体会写法1.用“——”画出文中描写同学们行走路线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设计意图:这样写不仅显示了参观的.过程,而且使得文章前后自然地衔接起来,结构也因之紧凑。让学生感悟到依照参观顺序,移步换景是参观记常用的方法。]2.小结:这是一篇参观记,写参观游记的时候,按照一定的线索,就能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学习了这篇文章,你们有什么想法呢?你们每天都来学校,可以按你进入校门的顺序介绍一下你们的学校吗?出示句段仿写:早晨,走进校门,();离开(),我们来到(),看到();继续往前走,就是()。[设计意图:教师恰当的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