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设计最新精编.docx
上传人:兴朝****45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师教学设计最新精编.docx

教师教学设计最新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教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归纳整理文言知识。养成文言阅读习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开设辩论赛,激发学生对于仲永的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正确理解文言内容。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成才观。【教学重难点】重点:文言实词的读音及含义,训练文言阅读理解能力。难点:使学生认识到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教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讲述《江郎才尽》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为何会江郎才尽?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并顺势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同样是和后天学习重要性有关的文言文《伤仲永》。二、整体感知引出课题,了解作者,顺带理出“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品。三、深入研读1、朗读阶段:采用吟读法,全班小声准备。学生个别试读。全班齐读,教师加以点评。2、结合注释,梳理文意。(本阶段引出“异、难、同”已知归纳方法,调板学生上台写些自认为符合要求的字词句,而后加以点评、梳理。)四、研读课文。1、本文讲述一个什么故事?2、仲永从五岁至二十岁,期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出原文并概括)3、旁人是如何对待仲永的?(找出原文并概括)五、讨论拓展。1、作者对仲永其父与邑人的态度,你认为是批判的,还是认同的?2、你认为谁应该为仲永“泯然众人矣”负主要责任呢?为什么?3、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样的启发呢?教师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7个词语。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教学重点准确掌握生字生词的发音与拼写。教学难点理解民族小学的校园生活。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图片、文字资料。2.PPT课件讲学部分第一课时:新授课一、导入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五、巩固练习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b.学生写字。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第二课时:新授课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2.第二、三自然段。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