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题库.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38 大小:2.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质工题库.doc

地质工题库.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章地质勘探一、填空题:1.煤田普查与勘探及煤矿地质勘探的技术手段主要有:遥感地质调查、地质填图、坑探工程、、等。2.在煤田勘探地质填图时,一般采用航片而不用卫片进行地质解释,是因为。3.目前,在煤田普查与勘探及矿井地质勘探中应用探手段主要有、、、。4.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整个过程就是对煤田从大范围的概略了解到小面积的详细研究的过程。按照这种逐步认识的过程,以及与煤炭工业基本建设各阶段相适应的原则,将煤田地质勘探的程序划分为、、、。5.煤炭地质勘探必须坚持“以煤为主、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的原则,做到充分利用、合理保护矿产资源,做好与煤共伴生的其它矿产的勘查评价工作,尤其要做好和资源的勘查研究工作。6.普查(最终)与勘探的主要区别是普查(最终)未出现资源储量。7.详查(最终)与勘探的主要区别是详查(最终)未出现资源储量。8.普查的任务是对工作区煤炭资源的和做出评价,为煤矿建设远景规划提供依据。9.详查(最终)报告是指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的井田,钻探用375m或250m的基本线距最高只能圈定类别资源储量的报告。10.普查(最终)报告是指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的井田,钻探用375m或250m的基本线距最高只能圈定类别资源量,该报告即为普查(最终)报告。11.勘探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和,但同时必须注意全井田的工作程度。12.对地层倾角平缓,不以煤层埋深水平划分,而采用分区开拓方式的矿井,满足和的开采分区范围,为先期开采地段。13.达到矿井生产能力最先开采(或最先同时开采)的采区,为,亦称首采区。14.全区可采煤层是指在勘查评价范围内(一般为一个井田或勘查区)的煤层,采用、、、全部或基本全部符合规定的资源量估算指标,可以被开采利用的煤层。15.局部可采煤层是指在勘查评价范围内(一般为一个井田或勘查区),大致有的面积,其煤层的采用厚度、灰分、硫分、发热量全部或基本全部符合规定的资源量估算指标,可以被开采利用的煤层。16.在勘探阶段,应控制井田边界构造,其中与矿井的先期开采地段有关的边界构造线的平面位置,应控制在以内。17.在勘探阶段,对于拟建中型和中型以上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矿井的井田,应详细查明先期开采地段内落差等于和大于的断层,详细查明初期采区内落差等于和大于(地层倾角平缓,构造简单,地震地质条件好的地区为15m~10m)的断层;对小构造的发育程度,分布范围及对开采的影响做出评述。18.在勘探阶段,对于拟建中型和中型以上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矿井的井田,应控制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主要可采煤层的底板等高线,煤层倾角小于10°时,应控制初期采区内等高距为的煤层底板等高线。19.在勘探阶段,对于拟建中型和中型以上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矿井的井田,应详细查明可采煤层层位及厚度变化,确定可采煤层的连续性,控制先期开采地段内各可采煤层的(包括煤层因受岩浆侵入,古河流冲刷,古隆起,陷落柱等的影响使煤层厚度和可采性发生的变化),对厚度变化较大的主要可采煤层,应控制。20.在勘探阶段,严密控制与先期开采地段或初期采区有关的主要可采煤层露头位置,在掩盖区,隐藏煤层露头线在勘查线(测线)上的平面位置应控制在以内。21.在勘探阶段,详细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条件,评价,预算,预测开采过程中,评述开采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评价矿井水的利用可能性及途径。22.凡地形、地质和物性条件适宜的地区,应以为主要手段,配合地质填图、测井、采样测试及其他手段,进行各阶段的地质工作。23.对构造程度为简单类型的井田,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对构造控制的基本线距为。24.对构造程度为简单类型的井田,控制的煤炭资源储量对构造控制的基本线距为。25.对构造程度为中等类型的井田,控制的煤炭资源储量对构造控制的基本线距为。26.对构造程度为中等类型的井田,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对构造控制的基本线距为。27.对构造程度为复杂类型的井田,控制的煤炭资源储量对构造控制的基本线距为。28.构造复杂程度可划分为、、、。29.煤层稳定程度可划分为、、、。30.煤层结构分为:、、、。31.对稳定煤层,控制的煤炭资源储量对煤层控制的基本线距为。32.对稳定煤层,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对煤层控制的基本线距为。33.对较稳定煤层,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对煤层控制的基本线距为。34.对较稳定煤层,控制的煤炭资源储量对煤层控制的基本线距为。35.在普查阶段,推断的资源量一般应占总资源量的,普查(最终)应不少于。36.在详查阶段,控制的资源/储量一般应占总资源/储量的,推断的和控制的应占以上。37.对泥炭勘查,普查阶段规模较大的矿床,推断的资源量一般不少于;详查阶段控制的资源/储量一般不少于;勘探阶段探明的资源/储量一般不少于。38.对地质及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