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字潭摩崖石刻.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仙字潭摩崖石刻.doc

仙字潭摩崖石刻.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仙字潭摩崖石刻仙字潭摩崖石刻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漳州城西北30公里处华安县沙建镇九龙江支流汰溪中游。这里山峦连绵起伏,溪水折曲成潭。北岸临水悬崖的峭壁上,遗存着许多古石刻,除"营头至九龙山南安县界"一处为汉字外,其余都是离奇古怪的纹样。纹样有大至长0.74米、宽0.35米的,有小至长0.15米、宽0.09米的,形状各异,共50多个,占位长30余米,像是字,又像画,还似符号,神秘深奥,人莫能识,于是讹传为神仙所书,故名"仙字"。此地亦因之称为仙字潭。唐代韩愈译之为"诏□(原注:阙一字)黑视之鲤鱼天公卑杀人牛壬癸神书急急";唐代李协辨之为"泉漳两州,分地太平,永安龙溪,山高水清,千年不惑,万古作程"。20世纪初尤其是50年代以来,众多专家对此石刻进行科学的考古调查与研究,认为这是一处相当于中原地区商周时期的本地少数民族文化遗存。对其族属问题,有吴、畲、越族三说。关于它的性质,有说是文字,也有说是岩画。至于它的内容,更是众说纷纭,有图腾、舞蹈、事件、宴饮、征战、纪功、娱神、祭祀、地界、生殖崇拜等解释。这里两山夹峙,溪流弯曲成潭,北岸峭壁林立,岩壁上有古代土著民族遗存的摩崖石刻,由于年代久远,深奥难懂,讹传为仙字潭摩崖石刻共有6处,自东往西长30多米。既象图画,又象文字,有的如王者坐地,有的仿武士争斗,有的若舞女蹁跹,有的如兽面狰狞,有的象俘虏被执,有的似人首据初步考证,对这些摩崖石刻有不同解释,一种意见认为,是类似甲骨文或商周青铜器铭文,并试释读其中一些文字;另一种意见认为,是古代土著民族活动的记事岩画,内容大致为描写部落酋长庆功宴乐的场面,记录战绩,以示武勇。这些石刻究竟属于那个民族的文化遗存也有争论。一种认为是古代“七闽”部落的遗迹,一种认为是古代番族、吴族、越族之间一次战争的记功石刻,一种认为是畲族先民遗下的文字。这些石刻吸引了古今许多名人学者。《漳州府志》载,唐朝就有人持其拓本到洛阳求教于韩愈。此外,华安境内还散布着蛇形、动物、蹄印、星宿等多种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