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过关检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夏萍****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过关检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过关检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章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各代号中表示海南岛典型植被类型的是()A.甲B.乙C.丙D.丁2.图中可显示的信息错误的是()A.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B.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C.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变化D.非地带性规律表现不明显答案:1.D2.C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温度和降水变化,及材料中的六种植被类型,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荒漠、草原、苔原、热带雨林,故D项正确。第2题,读图,根据气温变化趋势可知,丁、戊、己植被类型更替是以热量差异为基础的,表示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则A项正确;丙、乙、己植被类型变化是以水分差异为基础的,表示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则B项正确;降水变化不能显示出迎风坡、背风坡以及海拔差异,故不能反映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则C项错误;图示区域跨温度带、干湿地区的范围广,没能体现非地带性规律,则D项正确。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A.干旱B.湿润C.寒冷D.炎热4.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地下部分缩小减少答案:3.A4.C解析:第3题,该植被地上部分矮小,地下根系扎得深,生长范围广,有利于吸收充足的地下深层的水分。故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地表水缺乏。第4题,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以获取更多的水分。下图为某种植被类型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图(数字为面积占全国比例)。读图,完成5~7题。5.该植被类型最可能是()A.草地B.落叶林C.荒漠D.阔叶林6.该植被的类型和产量取决于()A.气温高低B.降水多少C.地表形态D.人类活动7.我国该植被主要分布区所存在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次生盐碱化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生物多样性锐减答案:5.A6.B7.B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该植被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排除落叶林和阔叶林,故B、D两项错误。荒漠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应为新疆,而该植被分布最广的省级行政区为西藏,应为草地,故C项错误,A项正确。第6题,降水量的多少决定了草场的类型,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草场的产量,如我国内蒙古高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故B项正确。第7题,我国主要草原分布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荒漠化严重,故B项正确。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8~9题。8.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A.热带草原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高山草甸9.导致图示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答案:8.C9.D解析:第8题,山地垂直方向上由山麓到山顶的植被与水平面上由赤道到两极的植被类型吻合。根据图中山坡的植被类型,在原生常绿阔叶林和原生针叶林之间,应有落叶阔叶林存在。因此缺失的植被可能是落叶阔叶林。第9题,图中原生常绿阔叶林和原生针叶林之间,有次生草丛、灌木丛,可能是人类活动破坏了原生植被,弃耕后自然恢复的植被。所以导致该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人类活动。下图为某大陆沿120°E经线1月和7月的气温、降水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图中纬度35°附近分布的主要植被类型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荒漠11.图中25°纬度附近气候对应的地表景观是()A.森林B.热带荒漠C.草原D.温带荒漠答案:10.C11.B解析:第10题,根据图中纬度的南北分布可知,该地为南半球。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为雨热不同期的地中海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第11题,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对应的地表景观为热带荒漠。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4题。12.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是()A.成土母质B.土壤质地C.生物D.基性岩13.生物与土壤关系密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B.植物为土壤提供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