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第1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后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是你****枝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第1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后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1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后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后·训练提升学考过关检验“朋友圈里学地理。”下图是湖北省襄阳市地理教研员牟老师发的一则朋友圈。读图,完成1~2题。1.拍摄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硬叶林B.针叶林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2.拍摄地区有很多这样的植物,制约其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B.气温C.降水D.光照答案:1.D2.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树木在寒冬季节长出新叶,我国冬季寒冷的是温带地区。图中植被属于落叶林,长出的新叶是阔叶。第2题,植物生长必须达到一定的积温条件,达不到这一积温条件,植物不会生长。拍摄地区有很多这样的植物,制约其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3~4题。3.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4.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答案:3.C4.D解析:第3题,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第4题,从图中看,喇叭沟门位于山区,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喇叭沟门海拔较高,气温低,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读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完成5~6题。5.下列有关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6.下列有关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乙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丙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D.丁生长旺盛——常年高温多雨答案:5.A6.C解析:第5题,图甲的胡杨林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强,冬冷夏热,温差大;图乙的兴安林海分布于东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图丙的海南椰树分布于海南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淋失作用较强,发育红壤,有机质少;图丁的黄山迎客松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以流水作用为主。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甲地的植被根系发达,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常年干旱,地表水少;乙地叶呈针状是由于所处纬度高,气候寒冷;丙地的植被四季常青,是由于位于热带,终年高温;丁地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南美洲部分地区自然带示意图(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带。(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地。(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的地带性差异。(4)造成甲、乙、丙、丁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答案:(1)地中海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乙丙(3)乙温带荒漠温带草原从沿海到内陆(4)地形海陆位置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30°S~40°S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2)题,乙地位于安第斯山脉,海拔在四地中最高,最有可能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丙地位于安第斯山的背风坡,降水少。第(3)题,海拔最高的乙地,垂直地带性最明显。丙地降水少,形成温带荒漠带;丁地位于沿海,降水稍多,形成温带草原带;丁地到丙地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植被呈“草原→荒漠”的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差异,即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差异。第(4)题,造成甲、乙、丙、丁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海陆位置。选考素养提升2018年2月到3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读图,完成1~2题。1.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2.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C.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答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