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数学专题讲座:合理规划复习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现在~I模(3月中旬)】:夯实基础形成能力例如:解决有关最值问题的常用方法:(1)利用一次函数及线性规划;(2)利用二次函数(注意是整体最值还是局部最值);(3)利用均值不等式;(4)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5)利用函数的单调性;(6)利用导数;(7)数形结合,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通过第一轮的复习,使自己明确重点,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要了如指掌。函数、不等式、数列、三角、概率、导数、向量、立体几何(空间线面关系、角和距离)、解析几何(曲线与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是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的重点,对这些重点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抓基础不仅仅要把书上的结论看一遍(书固然要看,课本的典型题也要做,很多高考题就是课本题的改编),而且还要理解知识的来源及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把握知识的横纵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网络化并牢固地记忆;抓基础离不开做题,要掌握解题的思考过程(解题中模糊想法的澄清,不同解法的比较分析)并结合解题研读课本,深入理解基础知识。比如,【2003全国14题】使成立的的取值范围.表面上看是解不等式,实际上是作出函数和的图象(在公共定义域(-∞,0)内),通过观察,函数的图象(直线)在函数的图象(对数函数的图象做y轴对称的图象)上方的x的取值范围是(-1,0),如果对函数的定义域不理解,极易错答为(-1,+∞)。重视新增内容提高要求部分分段函数要求能简单应用;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要求通过使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对原大纲未作要求的直线、双曲线、抛物线提出同样的写出参数方程的要求。减低要求部分(1)、反函数的处理,只要求以具体的函数为例进行解释和直观理解,不要求一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2)、仅要求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对棱柱、正棱锥、球的性质由“掌握”降为不作要求;(3)、不要求使用真值表;(4)、对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度要求由“掌握”降为“了解”,对其简单几何性质由“掌握”降为“知道”;(5)、对组合数的两个性质不作要求;(6)、原大纲“理解圆与椭圆的参数方程”降为“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它们的参数方程”;(7)极限(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所有项的和)由于参加新课标高考的省市只有4个,因此之新课标卷的命制中,加强对新增内容的考查,是必然的,也是新课标卷的一个标志,如算法初步,选考内容等,其实,在往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可以找到新课标新增内容的影子:高考试题既强调基础,又提倡能力,复习中应避免“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硬套模式”,重视解题的分析,注重方法的提炼,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做好学习总结,没有总结的人永远不会提高每个单元每个专题必须做好全面的细致的归纳,并把它们一字不漏的记入脑中。即使参考书上有现成的归纳总结,也要认真对待。各单元各专题的归纳总结最好能自己做,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已经提高了对课本的熟悉程度,而且可能重拾已遗忘的知识点,或对某个已熟记的知识点又有新的理解,做完的总结归纳要与同学多交流传阅,或送至老师处一起探讨,取长补短。——张睿(高考状元)二、如何做好总结在听老师的“评讲”时,分数已经毫无意义了,应该置之度外。那听什么?1、听自己不会做的或者做错了的题的评讲2、听自己虽然做对了,但老师同学有别的更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3、听老师对同类题型规律与方法的总结归纳等。①课本不熟,基础不牢;②审题不细,判断失误;③表达不准、不规范;④分析不透,应用知识不够灵活;⑤易受干扰,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⑥解题速度慢,考试时间分配不当,应变能力差,不会作出及时的调整;⑦考试策略失误,容易、中等题没有拿到高分,会做的题拿低分;⑧解题没有掌握方法规律,找不到切入点?⑨卷面不整洁;⑩心理压力过大、太紧张、没有信心,总担心考不好。三、一模后如何复习?②做好三查一整理第二阶段【I模(3月中旬)~II模(4月下旬)】:强化训练提炼方法1.选择、填空题的强化训练.选择题要在速度,准确率上下功夫.定时定量进行训练(每周1~2次),总量不少于8次,14(理8+6、文10+4)道选择、填空题一般用时30~50分钟,“优秀生”要争取有更多的时间完成解答题。做选择填空题要重视直接解法的训练,不要过分依赖特殊解法和技巧,今年的考题都是直接解法。2.前三个大题的强化训练。前三个大题是高考得分的主阵地。选择、填空,再加上前三个大题共108分,提高其得分率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保证。这一部分的题目多是基础题,是考生的必争之地,不仅要会做,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