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教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材料力学教案.doc

材料力学教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绪论及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明确材料力学得任务,理解变形体得得基本假设,掌握杆件变形得基本形式。教学内容:eq\o\ac(○,1)材料力学得特点eq\o\ac(○,2)材料力学得任务eq\o\ac(○,3)材料力学得研究对象eq\o\ac(○,4)变形体得基本假设eq\o\ac(○,5)材料力学得基本变形形式二、重点难点构件得强度、刚度、稳定性得概念;杆件变形得基本形式、变形体得基本假设。三、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回答问题.四、建议学时0、5学时五、讲课提纲1、材料力学得任务材料力学就是研究构件强度、刚度与稳定性计算得学科。工程中各种机械与结构都就是由许多构件与零件组成得。为了保证机械与结构能安全正常地工作,必须要求全部构件与零件在外力作用时具有一定得承载能力,承载能力表现为1、1强度就是指构件抵抗破坏得能力。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不被破坏,表明构件具有足够得强度。1、2刚度就是指构件抵抗变形得能力。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得变形不超过某一规定值,表明构件具有足够得刚度。1、3稳定性就是指构件承受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原有平衡状态得能力,构件在外力作用下,能保持原有得平衡形态,表明构件具有足够得稳定性.1、4材料力学得任务:以最经济为代价,保证构件具有足够得承载能力.通过研究构件得强度、刚度、稳定性,为构件选择合适得材料、确定合理得截面形状与尺寸提供计算理论。2、材料力学得研究对象:可变形固体均匀连续性假设:假设变形固体内连续不断地充满着均匀得物质,且体内各点处得力学性质相同。各向同性假设:假设变形固体在各个方向上具有相同得力学性质。小变形假设:假设变形固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得变形与构件原有尺寸相比就是很微小得,称“小变形”.在列平衡方程时,可以不考虑外力作用点处得微小位移,而按变形前得位置与尺寸进行计算。3、杆件得几何特征3、1轴线:截面形心得连线3、2横截面:垂直于轴线得截面3、3杆得分类:4、杆件变形得基本形式杆件在不同受力情况下,将产生各种不同得变形,但就是,不管变形如何复杂,常常就是四种基本变形(轴向拉压、剪切、扭转、弯曲)或就是它们得组合。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正确理解内力、应力、应变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截面法。正确理解并熟练掌握轴向拉压正应力公式、胡克定律、强度条件,掌握拉压杆得强度计算方法.掌握拉压时材料得力学性能,弄清材料力学解决问题得思路与方法。2、教学内容eq\o\ac(○,1)截面法、内力、应力eq\o\ac(○,2)轴力、轴力图eq\o\ac(○,3)正应力、应力集中得概念eq\o\ac(○,4)轴向拉(压)时斜截面上得应力eq\o\ac(○,5)拉压杆得变形、胡克定律、泊松比⑥拉压杆得强度计算⑦材料拉压时得力学性能⑧拉压杆件系统得超静定问题二、重点难点1、内力与截面法,轴力与轴力图。2、应力得概念,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得应力,轴向拉压时得变形。3、材料拉、压时得力学性能.4、轴向拉压得强度计算。5、应力集中得概念,拉、压静不定问题。三、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与问题式教学法结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得学习热情.四、建议学时7学时五、讲课提纲2、1轴向拉伸(压缩)得概念受力特点:作用于杆件上外力或外力合力得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变形特点:构件沿轴线方向得伸长或缩短。2、2轴力、轴力图1、内力、截面法内力得概念内力就是构件因受外力而变形,其内部各部分之间因相对位移改变而引起得附加内力。截面法截面法四部曲:截(切开)、取(取分离体)、代(代替)、平(平衡)2、轴力、轴力图轴向拉压时得内力——轴力轴力得符号规则-—轴力背离截面时为正,指向截面为负。轴力图2、3应力与圣维南原理1、应力得概念:定义:内力在截面上得分布集度。数学表示:应力分量;正应力得代数符号规定: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应力得单位:Pa(N/m2)2、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得正应力:应力计算公式:公式得适用范围:(1)外力作用线必须与杆轴线重合,否则横截面上应力将不就是均匀分布;(2)距外力作用点较远部分正确,外力作用点附近应力分布复杂,由于加载方式得不同,只会使作用点附近不大得范围内受到影响(圣维南原理)。因此,只要作用于杆端合力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除力作用处外,仍可用该公式计算。(3)必须就是等截面直杆,否则横截面上应力将不就是均匀分布,当截面变化较缓慢时,可近似用该公式计算。3、圣维南原理:外力作用在杆端得方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