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2年第4期土壤·219·长江三角洲地区水产养殖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①黄文钰舒金华许朋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摘要据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水产养殖主要存在着渔业水环境保护;生产结构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引种和育种研究力度不够;病害防治研究相对落后;市场影响因素估计不足等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以确保本地区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水产养殖;问题;对策;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区内水面广阔,河湖众多,水产养殖业发达。据统计,包括江苏(南京、镇江、杨州、南通、苏州、无锡、常州等市)、淅江(杭州、嘉兴、湖州等市)和上海市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水面面积4339.2km2,占该地区国土面积80893.0km2的5.36%。1998年区内淡水养殖水产品总量约108.35万吨,占该年该地区淡水总产量184.20万吨的58.82%,淡水养殖已成为本区内淡水水产品的主要来源。自80年代以来,本区淡水水产养殖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表现为产量的增长和特种水产品比重的增加。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于改善本地区居民饮食及营养结构,增加就业和发展经济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3]。但在淡水渔业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4~6]。1存在问题分析1.1渔业水环境保护的问题由于本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集聚,大量污水进入水体,对水体养殖形成了直接的威胁。如淅江杭嘉湖地区1997年度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56315.32万吨,其中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的有32110.99万吨;江苏省太湖地区1998年度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156873.66万吨。据统计,本地区1998年度共发生渔业污染事故454次以上,污染面积50771.0hm2,损失鱼类0.27万吨以上,经济损失3547.6万元以上。上海市由于水体污染而永久荒废的鱼池已达6667.0hm2,占上海市养殖水面的1/5,造成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以1997~1998年度为基准,收集整理本地区主要水域30个测站的水质数据,利用均值型环境污染评价法〔7〕,选取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中的标准值,对个别项目,如高锰酸钾指数等,参考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中类水标准值,进行评价(表1)。结果表明,本地区综合质量指数I值为1.26,属重度污染,区内渔业水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983107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311)、中国典型流域湖沼系统资源环境动态过程及优化管理特别支持项目共同资助。·220·土壤2002年第4期体已受到污染物的严重冲击,整体而言,已不适合于渔业生产。从污染项目的分类质量指数Q可知,区内水域中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其Q值达5.80)远远高于2.0的分界线;其次是非离子氨(Q值为2.52)和溶解氧(Q值为1.60)均属于重度污染。从各测点的分类质量指数Q可知,参评的30个测点中,指数变动的范围在0.26~6.86之间。其中,苏州河网地区和南京河网地区污染最严重,Q值分别为6.86和6.24;其次是常州河网地区和无锡河网地区,其Q值分别达到3.61和3.39。从行政区整体来看,上海地区和淅江的综合质量指数I值分别为0.68和0.65,属轻度污染,尚能用于渔业用水;江苏地区综合质量指数I值为1.80,属重度污染,已不能满足渔业用水的要求。此外,高强度水产养殖伴随的饵料大量投入也给渔业水体带来了一定的污染。据测算,养l吨淡水鱼,产生的粪便用当于20头肥猪的粪便量。而网箱养鱼由于饵料等的高投入,污染更严重。若以1998年区内淡水养殖水产品总量108.35万吨,饵料系统为1计,投入水体饵料为108.35万吨,即约有3.56472万吨总氮和0.56342万吨总磷进入水体。其中一部分被鱼消耗外,大部分氮磷滞留于水体,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许多有识之士已认识到:“不能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产量、产值的增长”[8,9]。区内渔业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以协调好水产养殖与水域环境保护关系,维持水域良性生态系统,只有保护环境、保护物种,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促进本地区水产养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1.2生产结构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80年代以来,本区水产养殖得到了大力发展。其中,江苏省淡水养殖总产量从1980年的10.54万吨增长到1997年的150.40万吨(图1),增长了14.3倍,年均增长率达到84.0%。上海市淡水养殖总产量从1980年的1.41万吨增长到1997年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