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案精品多篇[说明]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1最新篇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2、使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过程一、复习千米、吨1、第做109页的第7题。教师提问,学生口答:(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2)1千米是多少米?1吨是多少千克?随着回答,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吨=1000千克2、做的第8题。让学生想一想什么东西的高大约1毫米(1分硬币),什么东西的长大约1分米。然后再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0题。教师在黑板上板书:4千米=()米,让学生想一想该怎样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师再说一遍推想过程:因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个1000米,就是4000米,所以4千米=4000米。接着,教师再板书出:5000千克=()吨,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它的推想过程。然后让学生完成第10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推想过程。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1题。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数量用线连起来,然后再指名说一说道理。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1、做的第9题。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每个图形下面板书图形的名称。教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大家想一想,这几个图形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写在黑板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说,如先说边的。特点,再说角的特点,或每个图形分别说。最后使学生看到它们的区别和联系。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教师只说明题意,让学生在点子图上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正方形。教师巡视,看学生画的方法是否正确,学生画完以后,要说出是怎样画的。对画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应给予表扬。3、做的第10、11题。教师:什么叫一个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做第10题。要求量的时候,精确到整厘米。每量一边,在边的旁边注上该边的长度。算完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注意纠正学生中的错误。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教师可以根据班里的情况,让学生准备两张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纸。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指出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求长方形的周长是求哪几条边的和,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对想出不同解法的学生应给予鼓励。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进位加的算理,掌握进位加的运算法则。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2、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创设情境。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8+5=9+6=7+5=3+1+1=5+6=7+8=8+8=4+2+1=2、请帮小白兔找到要拔的萝卜。34+526+3256+40963958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二、自主探究1、出示35+37=,学生试算,交流方法。2、摆小棒。说摆法。问:一捆几根?捆好的有几捆?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合起来是多少?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5+7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协商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4、比较35+31与35+37有什么不同?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6、小组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你觉得应该还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问题?二、拓展运用1、算一算2,看看下面藏着几?26+48=☆439+14=☆360+39=☆937+12=☆954+16=☆045+8=☆3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1最新篇三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会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所学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正确分析各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熟练地解答。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1、练习第8、9题题组练习。(观察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强调解题时认真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