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由于对艺术的陌生以及对文中一些哲理性语句的不解,学生自读的时候并不能真正深入文本,并不能真正理解傅雷对于儿子的这一番苦心孤诣的教导,学习兴趣并不是很大。对于文中一些语句的理解也有一定难度。【教学设想】我把这堂课的总目标设为“走近傅雷”,主要通过两则书信的学习,初步了解傅雷其人,感受一个活生生的傅雷,激起学生进一步走近傅雷的兴趣。“亲其人,信其道”,在通过文本了解傅雷感受其人格魅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他的观点。【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语句说出自己对傅雷的一些了解。2、能说出对“坚强”的理解,对“赤子之心”的理解。3、通过学习本文,三分之二的同学有阅读《傅雷家书》的兴趣。4、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坚强”,能从傅雷的教导中进一步学习体会如何面对困境和顺境。【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多媒体播放傅聪演奏的肖邦夜曲,后展示傅聪弹钢琴图片和介绍文字)傅聪,傅雷之长子。早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已被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这一首优美抒情的肖邦夜曲出自傅聪之手,师:他的成才离不开他父亲傅雷的悉心指点,在家时他们一起读书谈艺,儿子留学海外期间,仍通过书信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册,就是《傅雷家书》。二、总体把握师:书,即信,同学们手中的是两封傅雷接到傅聪来信后的回信,请你速读全文,根据傅雷这两封回信,推测傅聪来信的内容,并找出依据。学生基本归纳为:第一封是表达自己的苦闷,碰壁或孤独;第二封告知父母自己演出成功,或为国增光。三、细处寻找(一)师:无论自己失意或成功,傅聪总是在第一时间给自己的父亲写信,可见父子情深,傅雷心中装满了给孩子的爱。请再次浏览两封家书,思考:信中那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这位父亲对孩子的爱?与周边同学商讨,并用笔在文中做记录。生:开头称呼为聪,让人很亲切(换成傅聪,比较:让失意苦恼的孩子找到心灵的依靠)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倾诉)又哪里去发泄呢?(倾诉)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生:第一封家书的开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谁来安慰你呢?”几个反问句式中,足见一个关心儿子、开明的父亲形象,有如朋友般坦诚,令人信赖,丝毫没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蛮横古板。师:区别发泄和倾诉。只有在父母面前,才能无所顾忌,毫无保留,怎样表现这种情感?(重读家信、哪里、父母、谁,语速稍缓,关爱。)生:“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从“理会”、“同情”、“尽量”中我们看出了一个体贴入微的善于理解儿子的父亲,正如一个亲密的朋友。生:“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相信”一词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出了对儿子的鼓励,真是父子情深。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改文:我说的这些话都是对的,对你是有帮助的,不信的话,将来你遇到困难时就会悔莫及了。生:“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一个“倘若”,商量的语气表达出对儿子的尊敬,丝毫没有一般长辈那种不可抗拒的威严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更多的则是一种平等。师:比较朗读。原文更像一位朋友。生:我们认为,除了父亲能在感情上理解儿子的痛苦,安慰他、鼓励他之外,父亲能就音乐与儿子交流,这件事本身就可见父子俩有着相同的志向,是最好的知音。师:在第二封信中,傅雷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欣慰,这份喜悦和欣慰仅仅是因为儿子有所成就吗?没有迷失自己,为什么傅聪能做到这点?多年教育——真是父子情深啊板书:父子情深师:通过这两封信,我们觉得这对父子既是父子又像朋友,成为父子,只需亲情,而成为知己朋友,更需要志同道合,志趣相通。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傅雷的志趣傅雷,文学翻译家。曾赴法在巴黎大学听课,同时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其译著丰富,行文流畅,如广为流传的《高老头》、《欧也妮格朗台》等;同时对音乐、美术、书法和古典文学也颇有造诣。师:艺术是相通的,所以身为一个有深厚艺术理论功底的父亲,与身为钢琴家的儿子之间自然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在信中,你找到这些语言了吗?生: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生:你常说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师:共同探讨艺术的真谛,给与中肯的忠告,真是一对事业上的密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