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项目类别: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结合项目2011年度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申报建议书项目名称: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结合项目申报单位:小海镇人民政府申报时间:2011年1月18日项目概要项目名称: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结合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小海镇人民政府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代表:孟广宁联系电话:13985361607项目主管单位:威宁县扶贫办项目主管单位法人代表:联系电话:技术依托单位:县农牧局、县建设局、县民政局、技术依托单位技术负责人:联系电话: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类别: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结合项目项目建设地点:小海镇银光村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农村危房补助50万元、村级发展互助资金15万元、扶贫户产业发展项目135万元、合计200万元项目建设期限:12个月项目申请理由和条件项目区基本情况:银光村位于小海镇东部,距小海政府驻地14公里,属高原地貌,地形起伏不算大。平均海拔220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年总辐射为113.26千卡/厘米·小时,年均温10℃,年总积温3990℃,年降水量980毫米,年无霜期为180天,水资源丰富。全村耕地面积12891亩,土层肥厚,土壤肥力好,植被不稀疏,生态环境良好,土壤微酸。全村总户数为689户,总人口为2963人,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50.00元。银光村的农民综合素质很高,商品意识极强。在以往市场竞争中已逐步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习惯,市场意识与科技意识普遍增强,已有许多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正在成长。这些为今后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村有235户住房属危房,晴不遮风、阴不避雨、该村是典型的贫困村。综上所述本村光照充足,温度、湿度、土壤等都很适合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危房改造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民积极性高,村两委组织能力强,便于项目实施。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扶贫户产业发展已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可使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减少贫困人口。可使本村农民摆脱家庭小作坊式生产方式,走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的产业生产路子,发挥自己的气候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技术优势,积极发展本地的产业,扩大市场份额。蔬菜、马宁署、玉米等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首选作物,发展产业项目对繁荣小海镇市场,开拓县外市场都有重要作用。发展优质、高效、环保、无污染、安全的蔬菜、马宁署、玉米等可让居民长期稳定吃上品种多样、营养丰富、供给充足的“放心食品”。发展产业项目作为新农村突破口来抓是强村富民的一大举措,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力量,对促进本村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打造农产品品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有重要意义。发展产业项目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符合本村实际,符合村民意愿、迎合村民传统的种植习惯。对保障本村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满足市场需求意义重大。发展产业项目符合本村发展的致富门路,围绕“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可示范带动周边村寨和全镇乃至全县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产业格局。通过政府引导,区域集中,规模发展,品牌运作、网络销售。可使本村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农村危房改造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提高了生产生活条件,农民积极性高。村级互助资金可以促进本村全方位发展。综上所述,建设该项目很必要,也一定能成功。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蔬菜、马宁署、玉米等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首选作物,发展产业项目对繁荣小海镇市场,开拓县外市场都有重要作用。发展优质、高效、环保、无污染、安全的蔬菜、马宁署、玉米等可让城乡居民长期稳定吃上品种多样、营养丰富、供给充足的“放心食品”。发展产业项目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符合本村实际,符合村民意愿、迎合村民传统的种植习惯。对保障本村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满足市场需求意义重大。综上所述本村光照充足,温度、湿度、土壤等都很适合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农民意识强,积极性高,村两委组织能力强,便于项目实施。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使用计划和审批手段,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项目资金使用高效节约。全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春易旱,夏秋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10℃,光能资源丰富,年降雨量平均为980.31mm,无霜期平均180天,有利于植物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积累。土壤PH值为5,显微酸性。以上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种植。种植农作物迎合了村民种植习惯,本村劳动力充足,科学种植技术由县农业局组织培训,蔬菜、马宁署、玉米等营养丰富,经济效益也很可观。市场预测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