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管理制度5篇.docx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工业区管理制度5篇.docx

工业区管理制度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33工业区管理制度5篇【第1篇】工业区机电设备房出入管理制度工业园区机电设备房出入管理制度1、配电房为维修部的机电设备运行用房,为了确保本辖区内各机电系统正常运行,非维修部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以上机电设备房。2、公司内有关上级部门因检查工作,必须要进入这些场所时,应由部门经理或其指定人员陪同,并通知当值领班开门后进入,同时在《设备房出入登记簿》上做好记录。3、凡外单位人员前来参观或有关上级业务部门前来检查工作,必须要进入这些场所时,应由部门经理或主管陪同,通知当值领班开门进入,同时在《设备房出入登记簿》上认真做好记录。4、本部门工作人员需要进入以上地点进行工作时,必须根据工作项目所规定的地点,到当值领班处办理完登记手续后,在当值人员带领下进入以上场所。工作结束后,应及时通知当值人员办理验收离场手续。5、外单位施工和检修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这些工作场所时,必须凭事先办理好的有关施工许可证、工作票和有效的临时工作证件,到当值领班处办理许可和登记手续后进入现场,在工作中不得随意操作和触动与自己工作无关的设备。工作结束后,及时通知当值人员办理验收离场手续。6、所有人员进入这些场所后,都应随手关门,并不得随意操作和触动与自己工作无关的设备。7、所有施工和检修人员进入现场后,不得进行与自己工作无关的活动。必须在工作中做到文明施工,并认真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8、所有人员均不得将任何无关杂物带入或贮放于这些机电设备房。【第2篇】工业区安全管理制度5.2.3风险评价准则a)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法律法规可以参照法律法规获取制度和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的要求;b)行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的要求;c)企业安全标准化的要求及其它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要求;d)合同规定、相关方的要求;e)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f)上级主管部门和顾客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能源、资源使用等要求g)其它需要关注的要求。5.2.4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a)下属企业各部门根据工作活动场所及其设施的特点,填写《作业活动清单》。b)根据《作业活动清单》中列举的作业岗位和作业活动分析辨识所涉及到的危险有害因素。将辨识的危险有害因素填写到《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中,危险源的辨识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状态)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以及参照gb6441―199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中分为的20类事故类别。序号事故类别名称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危险有害因素按照《生产过程危险源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分类要求中危险因素的六种类型,详细的见附件1。c)下属企业各部门填写《危险源登记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交安全主任汇总,报评价组审核和分析评价。d)安全主任对各部门上报的《危险源登记表》进行汇总。汇总原则如下:对员工以及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外部访问者、顾客等非操作人员)有极小影响可以除去;管理方法,危害影响相似的危害因素可以合并,汇总后形成整个公司的《危险源评估汇总表》。5.2.5风险分析评价a)根据《危险源评估汇总表》选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进行分析评价,并将分析评价的结果填写在《工作活动分析评价表中》。b)选用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lec)对各个工作岗位进行作业条件分析,每位评价组成员单独对各个作业活动打分,然后取均值汇总在《危险源评估汇总表》中。c)对于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工艺流程、法律法规符合性等采用安全检查表(scl)法。然后将分析评价结果汇编在《安全检查表中》。d)对于新建、扩建、改建、技改项目和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采用预先危险性法(pha)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结果汇总到《预先危险分析评价表》中。e)根据实际需要选用相应的安全评价方法。5.2.6风险评价方法5.2.6.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a)风险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其中r、l、s的取值及判别准则分别见表5.2.6.1-1、表5.2.6.1-2、表5.2.6.1-3、表5.2.6.1-4。表5.2.6.1-1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等级标准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监测系统,业未作出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制度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过类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