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 : 探索外交外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外交学院 : 探索外交外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doc

外交学院:探索外交外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外交学院:探索外交外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外交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各部门各单位重视教育教学、支持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的理念,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建设,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近年来,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以及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一、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外交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10年,我院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取得新突破。我院英语系外交外事翻译教学团队成为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关所赵怀普教授的《美欧关系研究》课程被评为2010年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在2010年3月举行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专项)申报活动中,我院郑启荣教授和张历历教授分别被聘为《国际组织》和《外交学导论》教材编写小组的第一首席专家,熊志勇教授被聘为《当代中国外交》教材编写小组的主要专家。至此,我院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已经涉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材、双语课程、教学团队等方面,其建设成果将惠及全院,辐射全院,带动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学院已有的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在外交外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特色专业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推动了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精品课程建设、教改立项建设按部就班进行,学院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并及时总结经验。我院的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已经形成了国家级、市级、院级三级管理体制,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在近两年的质量工程建设过程中,我院充分挖掘学院办学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院的整体教学水平。在质量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学院注重总结和规划。除对质量工程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及年度总结外,学院每年年底召开全院教学工作总结会议,专门对年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进行总结,同时对新一年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进行规划。二、深入探索外交外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1.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我院自2008年起,进行了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为切入口,按照五大基本原则进行改革:1)课程设置要以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2)以“外交外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平台,实现包括学分制、培养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3)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外交外事人才为导向,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既夯实基础,又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培养提供条件;4)课程设置突出学院的特色和外语优势,更加适应我国新的外交外事工作和社会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5)强化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体系化,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学术发展潜力。普通本科各专业的毕业学分最低要求控制在161至169学分之间,外交学第二学士学位班的毕业学分最低要求控制在83学分。2.推动辅修双学位制在教务处的推动下,我院外交学专业、英语专业、法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从普通本科2008级起开始实施辅修双学位制;翻译学专业、金融学专业从普通本科2009级起开始实施辅修双学位制。外交学专业、法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的辅修课程修读学分要求控制在45-50学分之间(折合课程15-20门之间),完成并通过学位论文,可以申请获得双学位。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的辅修课程修读学分要求30学分,完成并通过学位论文,可以申请获得双学位。3.试推导师制我院自2008年10月开始,正式在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2006111班中试行本科生导师制。系里制订了《导师制协议书》,在学生志愿选择的基础上,统筹安排,所有指导教师每月至少与学生面谈一次,进行指导。目前,在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2007111和2007112班继续实行导师制。此外,外语系也开始试行导师制。确定了导师的主要职责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大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提供有关学分、选修课,专业选择等方向的指导;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学分绩点情况;发现学生的特点和潜质,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指导学生进行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