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的语文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建英****66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颗钻石的语文教学设计.docx

七颗钻石的语文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颗钻石的语文教学设计七颗钻石的语文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颗钻石的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七颗钻石的语文教学设计1一、新授第一自然段。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上发生了一次什么?(大旱灾)2、那么请大家打开课本,课文第一自然段那些地方说明了旱灾的情况?谁来读读课文?3、请大家用笔画出那些词语说明当时缺水严重?(干涸干枯焦渴)4、是呀,所有的河流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都干枯了,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听老师读课文,看看谁能听出什么?(教师作词语交换对比练习)5、请几个同学回答这样行吗?为什么?6、那么,请大家正确地读读这段话》二、第二自然段学习。1、在这种情况下,能找到水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呀!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空木罐去找水了。(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空木罐)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二到五自然段,找出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画出相关的语句。2、先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空木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3、假如你是那个小姑娘,一睁眼有满满的一罐水,你的心情怎样?能不能用课文中的一个成语来形容?除了高兴,你还想怎样?而文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她真是一位怎样的.孩子?(有孝心)4、这么有孝心的小姑娘,你们喜欢她吗?那就来读读这段吧。5、接着水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6、读到这儿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谁来帮她解决。7、是呀,真个善良的姑娘!大家来读读。8、小姑娘捧着银水罐,在一瞬间又变成金的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9、病中的母亲把水罐递给了女儿,谁来有感情地读读母亲说的那句话。10、谁来夸夸这位母亲?11、后来进水罐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谁来读读第五自然段?12、说说进水罐里跳出七颗大钻石,涌出水流这是为什么?小姑娘这是自己也特别想喝水,从这段的那些地方看出来?13、而小姑娘却把水让给了过路人,你觉得她是一位怎样的人?来一起读读这段。三、学习最后一段。1、老师范读:“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你们对故事的结尾有什么疑问?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2、老师讲述:“故事的结局象征着崇高之爱升上天空,照耀人类,使普天下的人都沐浴在爱的暖流中,那世界一定回变得更美好。教后随感:学完这节课,我作了认真地反思,为什么学生在课上个个表现得积极主动,思维活跃?以前不爱读书的都争着读书;以前不爱发言的却多次举手发言;以前表达层次不清的却说得有条有理。其原因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立足于对学生的解放,努力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自主,实践,探究的活动中,从而,使学生1、在求异思维中解放了大脑;2、在操作活动中解放了双手;3、在亲自观察中解放了眼睛;4、在读书,质疑,交流,表达中解放了嘴巴;5、在课外延伸与拓展中解放了时间和空间。另外,展青老师指出,板书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黑板上画着五个变化的水罐,围成一个心形,象征着爱心永恒。总之,一堂有趣的神话故事,孩子们的收获还不少,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了一种“爱”,这种爱如阳光和雨露沁入孩子们的心田,滋润着他们健康成长!七颗钻石的语文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七颗钻石》是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清晰有序的脉络,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在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之时,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而当得到水的时候却几次让水,使得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变化的故事。鉴于三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在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同时知道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由于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引,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情感的体验不是很深,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为此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为课文“补白”。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本课15个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感悟描写水罐一次次变化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准备:1、要求学生回忆学过的童话故事,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的一般情况;2、教师需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学习气氛,带领学生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3、需制作反映课文主要内容的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想象1、出示:旱灾干涸干枯焦渴指名读,齐读,注意读准字音。“看到这四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