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锦绣天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3.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天都锦绣天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天都锦绣天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天都环境影响报告书1.总论1.1建设项目的由来天都·锦绣天地建设项目是由贵州天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3883万元开发的新建房地产项目。项目拟建于铜仁市区谢桥片区01地块,此地处于木杉河的西面,大江河的南侧,其东北侧紧邻两江交汇处,西南侧为百花路,而金鳞大道直通基地中部,并将“天都·锦绣天地”地块一分为二,两地呈东西平行分布,西面较小,其面积:7.5万平方米,为一期工程用地;东面地块较大,其面积:12.5万平方米,为二期工程用地;其东南角邻锦江河为一安置用地,近3万平方米。且项目的占地面积:273亩,项目的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建筑6万平方米),项目的总投资4.38亿元。项目内容分为一期与二期,一期沿金鳞路和锦江河设置为高层建筑,其它设置为多层建筑,二期除正北侧于木杉河与锦江河交汇处设置1栋46层的超高层建筑外,其余均为不超过100米的高层住宅或商住楼,而安置区均为多层住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建设项目须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此,贵州天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单本位接受委托后对拟建区域进行现场踏勘和编录,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监测和分析,依据国家环评技术导则和相关规定的要求,编制了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GB2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起施行。=2\*GB2⑵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3\*GB2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起施行。=4\*GB2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⑸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起施行。⑹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11月29日。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3月18日起施行。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二次修正)》,2004年8月24日起施行。1.2.2评价导则与技术规范=1\*GB2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2\*GB2⑵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3\*GB2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GB2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5\*GB2⑸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GB2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1.2.3与项目有关文件=1\*GB2⑴贵州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天都·锦绣天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业务咨询服务登记表》,20011年3月。=2\*GB2⑵铜仁市发展计划局《关于在谢桥片区01地块新建商业小区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铜仁计投[2004]50号,2004年10月22号。=3\*GB2⑶贵州天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关于开展铜仁天都·锦绣天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2011年4月1日。⑸铜仁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编号:黔城规字第04219号,2004年10月24日。⑹铜仁市国土资源局关于《铜仁市谢桥片区01地块土地使用权人登记》铜仁市国用(2004)第2507号。=2\*GB2⑵贵州省凯达土工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天都锦绣天地F栋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1年1月15日。1.3评价目的通过对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将达到如下目的:⑴通过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并为工程方案比选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⑵通过对评价范围内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调查研究,针对本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营运各阶段,预测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⑶将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和评价结论反馈于工程设计与施工,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或减缓由于工程建设而导致的对周围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