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设计方案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八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语句。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你听说过张家界,知道张家界在哪儿吗?知道张家界的武陵源为什么能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吗?打开书。二、自学。出示自学要求:1、初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迥然不同、斑驳、安谧、举世无双、比比皆是、名副其实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张家界迷人的景色。3、第三、四、五自然段开头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学生自学,可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三、交流讨论:1、理解下列词语: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斑驳:指一种颜色中夹杂着别种颜色。安谧:指地方安宁。举世无双:全世界没有第二个。比比皆是:形容很多,到处都是。名副其实:名声和实际相符合。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张家界迷人的.景色。课文从山、水、森林、野生动物这几方面介绍了张家界迷人的景色。3、第三、四、五自然段开头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有总领下文的作用,是该段的中心句。)四、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部分找出来,练习有感情朗读。2、学生自由练。3、指名读给大家听。简单评议。4、有感情齐读课文。五、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2、背诵你喜欢的语句。教学设计方案篇2一、目标:1、正确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或日用品。2、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二、准备:1、挂图第1号。2、故事磁带。三、过程:1、认识阿文。(1)教师出示挂图。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是一只小老鼠,名字叫阿文。(2)阿文上幼儿园前,很喜欢一条小毯子,到哪儿都带着它。可是现在上幼儿园了,带着这么大的毯子行吗?2、听听阿文的故事。(1)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2)阿文常常带着毯子干什么?她喜欢这块毯子吗?(3)阿文上幼儿园抱着毯子方便吗?为什么?(4)后来阿文放下毯子了吗?3、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1)你们是不是像阿文一样也有一件最喜欢的东西?你们常常用它干什么?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它放在哪里?(2)我们小朋友比阿文还能干!每天早上高高兴兴地和好朋友再见,到幼儿园学本领,和小朋友做游戏,晚上回到家再和好朋友一起玩,真不错!教学设计方案篇3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正确书写本课生字。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教学重难点:1、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又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说明文《松鼠》。二、检查预习情况。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这篇课文的任务。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1.屏幕出示生字词。①指读。②齐读。2.字词都认识了,那么在课文中是否还能认识它。三、学习课文。自由朗读课文①松鼠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可爱、漂亮)②课文里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大家找一找,用波浪线划出来③句子中写出了松鼠哪些讨人喜欢的特点?(相机板书:漂亮、可爱)④文中一开头就用了这么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松鼠的特点,谁能说说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叫什么句?(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出文章的主线,理清文章思路。并认识总起句在全文的作用。)四、体会松鼠的漂亮、活动、撘窝三个特点及松鼠的其他习性。松鼠具有漂亮、活动、撘窝的特点,那么课文又是怎么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请大家默读课文,体会一下文中的哪些地方分别写出了它的这些特点的?课文的最后自然段还补充说明了松鼠的哪些其他习性?(给孩子一片天空,他们就会自由翱翔。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文中达到理解课文,体会说明文特点的目的。)五、学习说明方法。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从松鼠的外形、活动、撘窝等特征向我们介绍松鼠的。那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这一切的呢?同桌交流讨论找出。①生划出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说明。②教师归纳板出主要的说明方法:比喻、拟人。(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说明文的特点,了解说明方法。)六、与《鲸》一课作比较。①说明角度的比较;说明方法的比较;语言风格的比较。②归纳小结出本课的语言风格:《鲸》这篇运用了大量数字进行说明,文字表达上基本没有用上华丽的词语,语言风格上显得平实精练。今天,我们学习的《松鼠》这篇课文则运用了较多的比喻、拟人等手法进行说明,语言风格更显得生动传